01
《七十七天》这部电影其实不是在讲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故事,而是一个人心灵的自我征服和净化。
故事有两条线,一条来自征服者老杨,一个在繁华都市因渐渐迷失自我而感到痛苦的探险者,想通过横穿世界最大的无人区之一羌塘来挑战自己的极限。
另一条线来自江一燕扮演的蓝天,一个真实存在的姑娘的故事。一个热爱旅游探险、追求极致美景和广阔自然的姑娘,因为事故摔伤胸椎,身体三分之二部分失去知觉。但即使这样,她依然带着笑容为其他人加油鼓劲,热爱这个残缺不全的人生。
在老杨横穿羌塘的过程中,那些隐藏着危机的壮美自然、那些将人视若蝼蚁的大沙漠、沙尘暴、龙卷风、发源雪山的洪水,以及驰骋于荒原的凶猛牦牛、狡猾狼群,越发衬托出老杨孤独而坚毅的身影。片中台词很少,老杨的大部分台词都以旁白出现,但他的眼神、面部神态、身体动作却诠释出他倔强、坚韧与孤独的个性。
在老杨每次的生死考验中,都是江一燕用她的乐观和坦诚支撑着他度过每次危机。最后虽然没有说明两个人的人生是否再有交集,但那已经不重要了。作为征服者老杨,他已经在这次征服中找到自己,在每一天都是生死考验的孤独行走中,他已经下定决心:“这次出去,一定好好活着。”
好好活着。便是不虚度光阴,不怨怼社会,不蹉跎生命,心中有能让自己安心并崇仰的一束光,踏着坚定的脚步走去,无畏,踏实,充满意义。
02
有的人活着,但是已经死了。都市生活中,有很多人就像没出走时的老杨,因为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痛苦、压抑甚至了无生意。但是大多数人都留守在让其痛不欲生的生活中,不敢走也不愿意走出这种生活,去过一种自己渴望的生活。
很多人说,人生不得已。其实这不过是自我蹉跎的借口罢了。他们虽然活着,但已经抛弃了自我,甚至连随波逐流都做不到,只是蜷缩在角落里,能抓住什么,就是什么。
谁的人生会一帆风顺?只不过有的人能用自己强大的意志力战胜追赶的牦牛,用坚韧的求生欲赶走狼群。没有哪个人的幸运来自巧合,那些所谓的好运只不过是他永不放弃的信念在某一刻开花结果而已。
老杨遇到了无人区几乎所有最恶劣的自然环境,被沙尘暴掩埋,被龙卷风卷上天,在洪水中奋力挣扎,在断水断粮后又遇到狼群……他能活着出来,靠得不光是肉体,更多是信念。
虽然最后他不是横穿羌塘无人区出来的,但是他依然度过了心灵上的沟壑天堑。再回到熟悉的生活中,他已经焕然一新。对生的意义有更深体会,对未来生活会更加积极。
当一个人经历里生死劫,就会知道,人生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是否每一刻都没有虚度。
不放弃便是不自弃。一个不自弃的人,便是生活的强者。
03
你现在可能过了30岁,也可能已经过了40岁,你听人说30岁就该娶妻生子,你看别人40岁就与世无争颐养天年。你按照世上大多数人的步伐亦步亦趋,你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要什么,自己活着为了什么。难道每个人活着都是为了做大多数人的复刻版?
人应该有点自己的追求,无论你是过了30岁还是过了40岁,年纪只不过是一个数字,不能代表你不可以再去追求和争取更好的生活。好多五六十岁的普通人还要考大学开始学习大学知识,更多六七十岁的成功者不断追求新知以便不被时代抛弃让自己显得无知。那么,作为你,一个才30岁或40岁的人,有何理由抱着酒瓶醉生梦死,说什么辛劳很久此生无憾了?
这个社会有一个怪现象:20岁的年轻人努力想活成30岁人的那个样子,老成、稳重;三四十岁的中年人止步于自己当前的生活状态,虽然自带压力,却又无力向前,听天由命的样子;步入老年的很多人倒是没时间感叹时日无多,而是争分夺秒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04
查理·芒格说:“生活的悲哀之处在于,我们总是老得太快,而又聪明得太慢。等到你不再修正的时候,你也就不再了。
古罗马的西塞罗虽然知识渊博,但他也认为,只要一息尚存,就应该不断学习,自我提高。
那么作为你,一个普通的人,凭什么、有什么资本要在还没有步入老年的时候就想着盖棺定论,没有别的出路呢?
05
温吞环境待得太久了,就像那只温水里的青蛙,一夕惊醒的时候,却再也无力挣脱。
不如学学《七十七天》里的老杨,跳出来,给自己一次彻底的灵魂之旅,经历了不一样的惊心动魄后,才能知道自己该珍惜什么,该走什么样的人生路。
《七十七天》里的江一燕,虽然三分之二的身体瘫痪了,可是她依然能用自己的乐观和纯净心灵帮助他人,支撑老杨走过无人区。
是的,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人还是要有点追求的,那是一种超脱的,无关肉体的,跳出世俗的东西。不要觉得它虚幻,其实只有它,才能够带领你走出人世的沼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