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致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走入每一个人的生活观念。是家居舒适、讲究穿搭、调控饮食的物质之精致,也仍需精神之精致与之相适配,才真正称得上是“高质量生活”。因而,我们应当兼容精神与物质之富足,以达高质量生活之目标。
物质上的富足是可以用肉眼观察、金钱衡量的。生活方式之精致,像是网络媒体时常有博主分享的“精致日常”——早起吃个精致的早餐,有时间便健身,选择适配的穿搭,俨然一副都市丽人的模样,再进入高档写字楼。对于物质上的富足,是每个社会个体对物质追求和虚荣心驱使下显于身外的产物。它满足了我们适应社会、立足于社会且对于身体健康追求的渴望,但这毕竟也只是徒有虚表。
“城市空心病”验证了表面的浮华下蕴含对内心富足的时代呼告。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下,人们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人们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内心也逐渐浮躁。过快的生活节奏让我们没有耐心与时间去聆听与被聆听。个人的情感需求无处释放,个人在社会的位置也难以安放,焦急与急躁推动人们对于社会地位与物质的不断追求,而忽视了对人的向内探索,“城市空心病”也因而愈发成为当今社会一个普遍、却又被时常忽视的话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源于对物质层面上“精致”生活的过分追求,而忽视人的精神层面的“精致”。由此观之,解决这一社会性问题的关键便在于人的向内探索与建立精神世界,达到精神上的富足。
精神上的富足无法用金钱衡量、肉眼观测。有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中淡泊名利的刘禹锡,“一箪食 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在其中,回也不改其乐。”中安贫乐道的颜回,二人未拥有所谓的精致生活,并在物质上大为匮乏,可精神上的富足却让他们乐于贫苦生活之中。于我们当今时代而言,想达到精神的富足,可以不必如前人一般清贫,只需静下心来,多抽出些时间,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例如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事业或者阅读,其中阅读是最为可行、最具效率且最为有效的方法。
高质量生活不仅应要有物质上的精致,更要有精神之精致。在社会急速发展下,找到物质与精神富足的时代支点,兼容物质与精神之富足,以达高质量生活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