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
——傅雷夫妇的墓碑上铭刻的傅雷家书名言
初次见到傅雷这个名字,还是在县城邮局旁边的书店里购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译者正是傅雷。翻译家,主要翻译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罗曼罗兰的作品,这是最初的印象。当然后来知道翻译作品不止于此,也不止于是翻译家,他同时还是文学评论家,还有很著名的家书系列。特别是其长子傅聪2020年因新冠于英国病逝,以傅雷写给儿子的信为主要内容的《傅雷家书》也因此引发阅读的热潮。
看《傅雷家书》的信件,其中充满了对孩子的无时无刻,无微不至的关心与惦念。除了日常琐事,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对音乐精深处的研讨,对相关的艺术文学方面的交流。同时他也把写信当做自己与儿子的功课,以训练文笔锻炼思索的能力。这些家书虽然都是些家常话,但感情纯真质朴,细微处令人动容,更有字里行间的那种家国情怀,赤子之心让人为之而感动。
舐犊之情
现在写信的人已经很稀少了,即使是傅雷的年代,如同傅雷那样数年如一日地长篇累牍的信件也不很多见吧。学生时代的自己也算是爱写信的了,但与家人的通信还是廖廖。快速发展的网络通讯会使得书信消亡吗?思及此,更觉这些文字的重量。
在信里他担心傅聪不能适应国外的环境,对他的衣着、言行、待人接物诸事,学习上的,生活上的,感情上的、语言上的,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交待叮咛,当然也不忘强调修身是根本,要依靠自身的毅力、信念与意志的自律,等等不一而足。那种不在身边既着急又没办法亲自上手的心态,让读到的人感同身受。
对收到的信件内容多少要点评,对信写的好坏也要点评,视同文学作品一样加以评论,进而到文学的各种区别。这也是一种训练,对远离故国远离中文环境的语境的一种提醒与强化。
可怜天下父母心,傅雷也不能免俗,他既为孩子的所取得的成就骄傲,也为没有相应的信件回应而抱怨。一天天计算着儿子什么时候会写信,什么时候信件会收到。然后在该收到信的时候没有收到,又一次次的失望。有时候的语气实在感觉很卑微,为父母的这点心思心酸。甚至走丢了的信件也要求博聪再补回来。如同小孩子般的较真。
傅雷对于傅聪小时候还是非常严格的,以致于傅聪离家孤身在外数年。这一点应该受家庭的影响,幼时傅雷母亲就是如此教育他的。原生家庭的影响不止影响了傅雷,也转嫁到了傅聪身上。
虽然事过境迁,傅聪也脱离叛逆的青春期独立有主见,做父亲的还是很懊悔,并认同巴尔扎克的话,“有些罪过只能补赎,不能洗刷!”不以大家长自居,而是诚恳地道歉自省。
善于自省和自我批评,傅雷和曾国藩在这一点上是有着共同语言的,不管是自省己身还是提醒他人,这一点都是值得当代父母们深思的,童年的创伤,往往需要一辈子来治愈,而且未必就能治愈。所以约束自身,克制自己的情绪外泄,还是很有必要的。
学习、工作、艺术
严师出高徒是无数事实得出的经验之谈,在严格的基础上鼓励创造性发展,灵活施教却是大多数家长很难做到的。
傅聪的经历只能说是个例,他的文化课与钢琴的学习都没有经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学习的范围也极其广博,文学由傅雷从古典文学中选材,孔孟诸子国策左传史记春秋等,将语文知识道德观念文艺熏陶相结合。傅雷的教育有几个基本观念:人格教育做为首要,知识与技术的传授是次要的;把艺术教育只作全面教育的一部分;音乐教育中也需要以全面的文学艺术修养为基础。
傅聪后来在钢琴上取得的成就验证了这样教育的结果,很成功。正是由于这种对中国古典文化的认识与融汇贯通,才使得傅聪能够从容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优雅地展示民族内涵的优秀和个人对音乐的深刻领悟。才能用切身体会到的民族灵魂,去体会那些世界各地优秀音乐家的音乐中所蕴含的深意。
关于这点,傅雷如是说,“你从小到现在的家庭背景,不但在中国独一无二,便是在世界上也很少很少。哪个人教育一个年轻的艺术学生,除了艺术以外,再加上这么多的道德的?我完全信任你,我多少年来播的种子,必有一日在你身上开花结果——我指的是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而在自己的工作中也是如此,翻译作品时精雕细琢,几易其稿。基于译者的严谨,想要翻译得接近原语种的环境语意,必须付出极大的辛劳,而对于运动中身体和精神都处于低落状态的傅雷来说,重复的劳作与翻译进行得极其艰难,他也不改初衷。期间因为没有收入他们的生活陷入困顿,出版方建议换个名字出版,傅雷断然拒绝。
这就像是自己的一个艺术作品一样,不能容忍它有一点瑕疵,就像自己辛苦养育的孩子,不能容忍它轻易地改换门庭。
而对这个家庭意义重大的一个人物,约翰•克里斯朵夫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这个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出来的人物形象经由傅雷翻译的二次创作,不只是影响了傅雷的人生,这个人物也主导了傅聪的一生。
傅聪小时候曾经自诩为小克里斯朵夫,在父子间的往来信件中也多次提到,在音乐方面、情感方面、父子之间的沟通方面,克里斯朵夫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举例来说明问题,就如同现实社会中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这个书中的人物,就如同他们的家人,潜移默化地溶汇入这个家庭成长中的方方面面。
家国情怀
金庸说:“傅雷先生的家书,是一位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谈家事、谈艺术、谈人生……字里行间无不彰显着他们的艺术修养、人格品性与爱国情怀。“同《曾国藩家书》的忠君爱国思想主导一样,傅雷的家国情怀也是贯穿始终,体现在他的一言一语中。
"弄学问也好,弄艺术也好,顶紧的是先要把一个人尽量发挥好,没成为某某家之前,先要学会做人;否则某某家不论如何高明也不会对人类有多大贡献"。在傅雷的教育观念中,始终把对人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第一位,而把专业技能与文化的培养放在之后。在不同的信件中,反复提醒傅聪不要忘本,不要忘记国内的环境,不要对不起国家和同胞。
刚开始我还暗笑他的迂腐,这不过是私人信件,何苦教条主义般说这些呢?身体不好,眼睛不好,还不如多说几句贴心的话语,多研究一段美妙的音乐。但读下去就会明白,那个时代的人,不只是作者,有许多同作者类似的人,是从内心里的认识,此身皆为家国所有,为此不惜此生此身的。对于他们来说,家国情怀是渗透到骨子里的一种特质。
他要求傅聪勤写信,也是为了提高其中文的水平,他细说国内形势,为了傅聪回国后不脱离实际,能快速融入。他要求对提出的问题要有回应,不能避而不见,理不辨不明。他要求信件中有专业上的讨论,有自己的体会,因为国内尚且没有钢琴学科的相应学习资料,汲需这些世界上前卫先进的资料来精进国内的教学与提高。
而怀持赤子之心,一心响应号召,一心为家国着想,即便被错误打成右..派,他也认为是自己做的不够好。并且认真反思,在会议上耿直地批判某些问题和观点,这为他的以后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而此阶段的信件中主要针对傅聪性格上的缺陷,提醒要搞好人际关系,对的一定要维系,不要对人骄傲,不要得罪人。他谨慎而细微,希望借由自己的经验使儿子能规避这场莫须有的灾祸。
在他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是把错误归结到自己身上。各种的打击下,包括身体状况,经济原因,身处的大环境,还有对自身所坚持的信念的怀疑,他是以怎样的心情写下:“自己是社会的渣滓,养育了傅聪这样的叛..徒” 的临终遗言呢?
没有人知道。
只看到他有条不紊地安排后事,面面俱到。连一句抱怨都不曾有,还在地板上垫了毯子怕影响到他人。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朱维铮说,"傅雷这个人,我觉得是,在反..右里面,应该讲是最没有反..党情绪的,最想我们的党变得好一点的人。"但事与愿违,当理想在现实面前碰了这么大一个钉子,陷身其中又当如何?如果他不是这么以家国为重,这么注重个人的修养,这么把沉重的责任压在肩上,那么他不会如此心灰意冷,傅聪入籍英国对他的打击不会那么大。期望越大失望越大,特殊时期里双重打击成为击倒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以身殉命,实在是可惜惋叹!
所谓赤子,用最纯洁之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望见人生美好,再创新生世界。
用自省通透之态,他把儿子处成了朋友,他欣喜于多了一个可以探讨研究的朋友,可以沟通思想交流艺术的朋友,他的愧疚在这一刻得到些许的平复。“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终不至于被回忆侵蚀。”他用余生来纠正这个错误与遗憾。
用认真负责之态,他把工作做成了事业,摒弃自己的偏见与爱好,追溯根源,只为求得更为贴近的历史与环境。甚至于因眼疾无法工作时,他把种植玫瑰花当成了一项研究。老子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在诸事较真的学者眼里,世上无闲杂事,无无用之物,只看你如何看待。
用赤烈忠诚之心,他把心血奉献,他把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置于人生的首位,他把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这样的观念灌输于傅聪心间。他曾经连个单位也没有,只望远离纷扰做自己的学问。如今他归去,但望这世间风清月明,国富民强,再创美好的新世界。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