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一共1528字 预计阅读四分钟)
华杉老师:我见过的品牌营销人员通常分为两种,一种人崇拜“营销大动作”,他们每天研究这样的问题:
1、怎么才能制造一场现象级的传播事件呢?
2、怎么才能创作一篇刷爆朋友圈的营销文章呢?
这类人觉得,好像只有一鸣惊人的营销动作,才能扩大品牌影响力。
另一种是崇拜创意的,去年的营销活动很有新意,今年怎么突破呢?比如,2016年我们情人节搞西贝莜面村亲嘴打折节,很成功!明年做什么呢?我说,还是搞亲嘴打折节。客户说:“那有什么新意啊?你去年已经卖给我们的创意今年又卖一遍啊?”你看,营销活动似乎变成了一个广告创意活动,谁有新意,谁就算赢了。
好,什么叫“新意”呢?我们要“新意”的目的是什么呢?是增加销售吗?是增强品牌吗?好像都不是!就是要新意!
这一讲,我就要替营销部破除这两个误区,你既不需要憋大招,也不需要找创意。
你只需要做到两个字:重复——只做能重复的事儿。
韩哲感悟:我们做事情要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不忘初心,永远不要忘记了自己是因为什么要做这些。目标不变,方向感自然就来了,比如做营销就是要两点,第一提高产品购买率,第二扩大品牌知名度,做营销最核心的就是这两点。
华杉老师:成熟的品牌每年都应该以同样的形象、同样的知识、同样的语气、同样的话在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地点出现在消费者的面前,否则这个品牌就还不成熟。
韩哲感悟:这就跟过节一样,每年的节日都是那一天,这样它才能成为节日,人们提前就会有期待、准备并且迎接它,但是人性的弱点就是不愿意重复,都喜欢追新逐异,所以这个社会成功的人总是少数,但是恰恰也是爱学习人的机会。
华杉老师:重复,只有不断重复的,才有价值,才能形成文化。重复才是最快建立品牌影响力的方法。
今年情人节是西贝莜面村亲嘴打折节,明年也是,未来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都是。这才是源于文化母体,加强文化母体,成为文化母体。
韩哲感悟:德鲁克说过我们确实是低估了做一件事情30年50年的回报,而太高估了做一件事情1年2年的回报。从而导致更多的人不能坚持做一件事情到30年50年。很多时候道理很简单,差的就是坚持和重复。
华杉老师: 我们要建立品牌文化,就是要建立集体记忆、集体期盼、集体准备和集体行动。
第一年遇到西贝莜面村亲嘴打折节,顾客觉得有趣,参加了,觉得开心。第二年又有,第三年还有,十年下来,就成了大家的节日了。小伙子追求一个女孩子会计划着情人节那天带她去西贝莜面村,在西贝亲她。二十年下来就成为大众文化了。
韩哲感悟:人是群居动物,所以我们对节日都很注重,因为节日是大家聚会的好“借口“,因为本质上大部分的人都比较喜欢聚会的,平时都在忙工作,忙家庭,总要找个节日大家一起庆祝放松一下。
华杉老师:华与华方法有一个词叫营销日历,文化母体、营销日历,就是你制定自己的日历,把一年要做的事都固定下来,然后每年在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始终重复同一个节奏,那就是给消费者带节奏嘛。我们现在不老说给谁谁谁带节奏吗?品牌如何给消费者带节奏?就是靠你的营销日历。
韩哲感悟:事情做少了,那就会想办法把事情做精,这样大家都能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从而能达到少做事多赚钱的效果,在很多时候,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就好像腾讯的微信客户现在远超QQ的客户一样,QQ的功能比微信更全,但是微信更简洁,更高效,很多时候少就是多。
华杉老师:我们做的活动要的是有文化母体的,可以重复上演一百年的生活戏剧,简单地说反复只能玩一次的东西,我们都不玩;凡是不能重复一百年的创意,我们都不要。因为它不能成为文化遗产,也不能成为我们的品牌资产。
韩哲感悟: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真正做到了让企业少走弯路,找到正确的价值观相对来说不是很难,我更佩服的是他们公司一直坚守住他们的价值观。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