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看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心绪翻覆。想写点什么,却提笔羞涩,暂且搁浅了两天。今日续上。
之前有看过小李子演的电影,当真是场视觉盛宴,他的形象、气度很符合我心目中的盖茨比,俨然是盖茨比本尊了。
那极尽奢华的宴会,觥筹交错,流光溢彩,将夜晚照耀得比白昼更甚,宴上的人放飞自我,尽情狂欢,一切是那么热闹非凡,与最后的送别廖无人迹形成鲜明的对比。
犹记得看完电影,我最大的感慨是替盖茨比感到不值,他的感情所托付的人不值,结交的那些所谓上流人士不值,他的死更是不值,太冤屈。为此发过一段观后感,如下,可能大家看得云里雾里,却是当时最真切的感受。
《了不起的盖茨比》 里人性的冷漠叫人心寒,所以作者才离开纽约,那个曾经叫他着迷,如今却令他恶心的地方。
是“自私的基因"決定了么,别人的死活关“我"什么事?就算有关系,也先要服从自身利害判断。
盖茨比之死,死得太冤,死前的他还信心满满地等着她的电话,一个纵是接到了也是失望的电话。
他死在希望里,并不知晓后事如何。而观众如上帝之眼俯察着他的一切,为他的聪明才智而赞叹,又替他的命运发出了一阵轻轻的叹息。
而这次再来看书,又被作者细腻的笔法所吸引。书中介绍盖茨比的出场令人印象深刻,这样写道:
他心领神会地一笑——远不止心领神会。那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微笑,其中含有永久的善意的成分,这种微笑人一生中最多能遇见四五回。它面对过——或者似乎面对着——整个永恒的世界。片刻之后,就凝注在你的身上,对你表现出不可抗拒的偏爱。他理解你的程度正是你本人希望被理解的,信赖你如同对自己的信赖那样,并且 向你保证,你留给人的印象正是你希望得到的最好的印象。恰好在这一刻,那笑容消失了——于是我看着的不过是一个风度翩翩的年轻男子,三十一二岁的年纪,说起话来文质彬彬,但刚好不显得滑稽。在他作自我介绍之前,我有一个强烈的印象,那就是他讲话时字斟句酌。
书中反复提到的 一个物象——对岸的绿灯,在电影里也有展示,有一面挺拔的背影望着对岸的绿灯出神,目空一切。
看了书更体会到那不仅仅是令他百转千回的女主的家门口的一盏灯,而是他遥不可及的祁望与思念的寄托。
王尔德曾说,“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求而不得,二是得到了。”盖茨比是占全了。之前因为贫穷,因为身份、地位的悬殊,他与女主的“初恋”不得而终。这在他的心上留下一个缺口,使得他想方设法出人头地来证明自己并挽回“初恋”。
他花了10年终于成功了,成为附近人们口中议论纷纷的神秘富豪,在女主家的对面置办了一套带花园的豪宅,经常邀请当地的名流参加宴会,夜夜笙歌,名声大噪。
这一切不过是为显示自己来吸引女主的注意力。不得不说他还蛮了解她的。他如愿以偿再次邂逅女主。
且不讨论道德与否,因为此时的女主已为人妻,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她的丈夫是个虚伪的家伙,女主亦是个虚荣市侩的女人,两人貌合神离,常因她丈夫出轨的事儿发生争执,只因共同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具有稳定性。天真的盖茨比认为他这次荣耀而归定能重获佳人欢心,与她携手婚姻。
记忆是最欺骗人的东西。女主在盖茨比的脑海里被加上了层层滤镜,美好得不可触碰,而实际并非如此。相识时的俏丽可人,婉转动听的声音,热恋中两颗火热的心,都让盖茨比觉得这是不可多得的真爱。
再次见面,他分明感觉到一切都不一样了,再也不可能回到从前;眼前的人还是那个人,容颜并没有多大变化,年轻依旧,美貌依旧,声音也同样动听,却分明是不同的。就像你心心念念的美食,真正吃到嘴里发现并不似期待中的那么美好。真应了王尔德的另一个意思,得到,是另一种失去。
附盖茨比年轻时的作息表:
起床 早上6:00
哑铃操和攀援操 6:15~6:30
学习电工学等 7:15~8:15
上班 8:30~下午4:30
棒球和其他运动 4:30~5:00
演讲练习和仪态培养 5:00~6:00
学习有用的各种发明 7:00~9:00
决心:不浪费时间
戒绝香烟和嚼烟
每两天洗一回澡
每星期读一本有益的书或杂志
每周攒5美元,花3美元
更加孝敬父母
俗话说,有志不在年高。从盖茨比小时候的这个作息表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有决心、有计划、有毅力的人。同样富兰克林在年轻的时候也有一张自省表,制定了13条箴言,从13个不同的方面规整自己,完善自己。值得我们学习。
想我们有几个人,除了有事儿待办外,能每天6点起床的?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充实自我的?佩服得紧。
都说,外貌是三分长相七分装。整洁、爱运动、无不良嗜好,注重仪表,走出去自然风度翩翩、优雅从容。与书为伴,腹有诗书气自华。
他在小时候就有储蓄意识,先存一部分,剩下的用来消费,而不是像大多数“月光族”那样,今朝有酒今朝醉。理财无关财富的多寡,是一种观念。
盖茨比真挚的情感是动人的,终抵不过物是人非、世态炎凉。想当初不计其数的所谓的上流人士前来他的大花园赏玩,送行时,不见一个身影。唯有作为盖茨比朋友的“我”、盖茨比上了年纪的老父与一个曾仰慕他书房藏书之浩瀚的一面之缘的年轻人前来吊唁。
世多趋炎附势之徒,古今中外亦同。作为读者的我和书中旁观者的“我”徒有一声叹息, 愿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