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这本书,经常会和《异类》这本书做对比,显然这本书是对《异类》这本书的补充。
两本书均是对领域大师所做出成就的解析。中国关于成功者的解析,经历了几个阶段吧,先是盲目崇拜,成功者之所以成功在于天生为成功者。然后经历了以陈安之为代表的成功学,有点类似程朱理学,强调灭人欲。然后到成功者依靠的是外在,会大谈原生家庭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强调的是阶级不同对人的影响也不同,以《寒门不能出贵子》,《人生七年》为代表的,到现在以《异类》《刻意练习》,强调练习方法改变一个人。其实通过这些阶段中国人看待成功这件事,越来越考虑的全面。
下面七问来大致反映《刻意练习》的思想:
第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智商天赋对于一个人的成功因素所占的比例?在一个人的成功历程中,天赋智商是如何影响一个人的?
也许有的孩子生来就带有一系列的基因,使得他们从绘画或演奏音乐的活动中获得更大的乐趣。那么,这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有更大的可能性从事绘画或演奏音乐。如果把他们放到绘画培训班或音乐培训班,他们也许会花更多的时间来训练自己,因为那对他们来说,意味着更大的快乐。不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会背着素描板或吉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孩子和同伴相比,将更可能成为更出色的画家或音乐家。
其原因并不是他们天生就具备某些才华,也就是说,并不是他们本就拥有某些从事音乐或绘画的基因;而是因为某些东西(也许是基因)在促使他们刻苦地练习,并因此培养和发展了技能,而且比同伴发展得更高、更快。但在那些已经成为某专业领域的科学家的人之中,智商较高似乎不再有什么优势。
第二个问题:如何看待意志力?
根本不存在意志力。
人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有所谓的意志力。显然作者这属于心理学派的行为心理学,哈哈-=-
第二个问题:是否真的存在1万个小时定律?那么如何解释一个人工作一辈子,而难以成为该工作领域的大师?
存在,只是《异类》中的一万小时定律,只是强调时间,并且在一些领域中,一万小时这个时间维度,也是不准确的。只是强调的是事情的表面,而不是核心,问题的核心在于刻意练习。而这正解释了为什么人工作了一辈子而难以成为该领域的大师。
第三个问题:何为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发生在人们的舒适区之外(刚好超出他当前能力范围的事物)。
刻意练习既产生有效的心理表征,又依靠有效的心理表征。提高水平与改进心理表征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不可偏废;
刻意练习通过着重关注过去获取的技能的某些特定方面,致力于有针对性地提高那些方面,并且几乎总是包括构建或修改那些过去已经获取的技能。
刻意练习以实现一系列微小的改变,最后将这些改变累积起来,构成之前期望的更大的变化。
刻意练习包含反馈。
第三个问题:领域大师是如何刻意练习的?
以富兰克林为例,(有名的红脖子)
为了在没有导师的时候有效地练习某种技能,牢牢记住以下三个F,将是有帮助的。这三个F,其实是以字母F开头三个单词,即:专注(focus)、反馈(feedback)以及纠正(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第四个问题:是练习多次还是练习多种?
试着做不同的事情,而非更难的事情。
第五个问题:结合自己的实际,如何刻意练习?
在这里不说了,在自己私人空间,有记录。
第六个问题:如何看待传统教育与刻意练习的区别于相似点?
其实,我个人倒是赶脚刻意练习的思想就是中国传统的高中教育,不是嘛?其实,多少是有相似点的,但是还是有所不同的,下面我就解释一下不同的地方:
在学习上,刻意练习的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重要差别是对技能与知识的着重点不同,也就是说,一个强调你可以做什么,另一个强调你知道什么。刻意练习全都是关于技能的。如果你在教学生一些事实、概念和法则,那些事情会作为单独的信息进入到长时记忆之中,假如后来那位学生想用它们做某些事情,比如解决一个问题、用它们来进行推理以回答某个问题,或者组织并分析它们,以提出某一理论或假想等,那么,注意力与短时记忆的局限便会显现出来。学生在用它们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还得牢牢记住所有这些不同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的信息。然而,如果这些信息已经被学生消化、“内化于心”,成为学生为做好某件事情而创建的心理表征中的一部分,那么,这些单独的信息就将成为相互联系的模式中的一些组成部分,这种模式可以为信息提供背景和意义,使学生更容易运用信息。
第七个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孩子?结合可以练习?
第一:较早的让孩子接触该领域。
第二:给孩子选择导师
第三:要让孩子积极融入该领域的群体,并适时展现孩子的才能,让孩子得到正向反馈。
写完最后一个问题,感到淡淡的忧伤~~
在刻意练习这本书中,心理表征这个概念,很值得玩味。能见森林,能见木~~能宏观,能细微~~猛虎嗅蔷薇。
在知识技能领域,脑海有一副画,而大师脑海中的这幅画,缩小能了解该领域的所有东西。而放大,而不失真。
在体育体能领域,肌肉啥的自然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