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加快建设国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台,这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一是更加注重营造人才发展环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环境不好、则人才散、事业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地,需要加强完善人才自主培养机制,同时吸引外来人才来粤工作,提升人才数量和人才质量。营造适宜人才生存发展的环境,既能育才用才,也能引才留才。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诚信爱才,诚意引才,营造呵护人才、关爱人才的工作氛围。为人才提供高质量服务,优化人才政策覆盖范围,切实解决住房、配偶工作、子女入学等实际需求,提升归属感和幸福感,确保人才能安心工作、放心生活。
二是更加注重创新人才评价体系。人才的精准评价,需要依靠科学的评价方式。“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需实行差别化考核内容和评价标准,首先要破除唯论文、唯职称等倾向,打破户籍、地域等限制。从研究类型上来看,对基础研究人才,应侧重考虑其个人能力和学术水平,减少成果产出数量、固定时间限定要求等硬性考核标准;对应用研究人才,应侧重考虑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发展的贡献等,重点关注其解决问题并对生产发展提供实际贡献的量。只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人才,才能让肯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才被发现并使用,最终建设一支庞大优质的人才队伍。
三是更加注重拓展人才岗位建设。既要保持原本人才队伍的持续建设和优化,也要将社会发展所需求的新型人才纳入到队伍建设中。随着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对人才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持续推进“政用产学研”的创新合作系统工程,形成政府、用户、企业、高校、研究机构共同合作创新的发展模式,新需求促进新岗位、新人才产出新成果,因需设岗,持续拓展人才队伍,以新姿态迎接未来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