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顾客要求,产品也设计好了。剩下的就是去制造这些产品了。生产部门要为达到质量均一并且便宜的目标而努力。上篇谈到的那支墨水囊式的钢笔的事情,B买的那支钢笔是次品。那么让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那样的次品。
无论是哪一个工厂,当次品大量出现的时侯,都要调查一下使用的原料和元件有无问题,设备的运转状况如何,作业人员是否有不正确的地方等等。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调查后最终可能会找到出次品的原因达到改进的目的。
但是,有人考虑到了「出次品的原因是由于在制造产品的质量中存在有标准离差的问题」。如果我们生产的产品中完全不存在标准离差的时候,无论是制造10个还是制造100个都会是同样的产品,次品率或是零或是100%。但是,实际上在工厂里不会出现零或100%的两个极端,而是百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等的中间值。也就是说这是不能制造出同样的产品的证据。
把上述的事情画成柱状统计图后会容易理解的。
请看下图。图的横轴表示所追求的质量特性值。 比如说横轴表示重量。在此决定一个重量值为目标值后,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目标值处的数量一定会最多。
可是与此相比一定会生产出此值以上的产品, 当然也会生产出此值以下的产品。也会出现离目标值远的地方。一般来说离目标值越远所出现的数量就越少。
一般把这种成柱状统计图画为下图那样的矩形图。 这个图中的黑色的部分的产品是不能充分达到产品应有的功能,像B买的那支钢笔一样成为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