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个特别好的观点,虽然朴素,但是人们很容易忽略。
人们总是习惯看到别人擅长且做得很好的地方,却总是忽略自己的优势。
总拿自己的缺点很别人的优势比,长期下去你不焦虑谁焦虑。
举几个比较常见的例子。
乐乐特别羡慕闺蜜小语找了一个情绪稳定、性格温厚的老公。
因为乐乐经常看到小语老公带着娃在小区溜达,陪娃游戏,陪娃耍宝。
孩子在爸爸耐心的陪伴下,玩得格外尽兴。
可能是长期受父亲的耳濡目染,小语儿子的性格也特别温和,在孩子们中,人缘特别好。乐乐的女儿就特别喜欢找小语的儿子玩。
乐乐再反观自己,真的是应了网上的那句话,丧偶式育儿。
老公忙于工作,出差和应酬就像家常便饭。
忙的时候,一家三口能好几个月坐不到一起吃顿团圆饭。
乐乐不是没抱怨过,抱怨老公没时间陪孩子,没时间陪自己。
但是乐乐老公也抛出了那句网络名言:我就一双手,抱得起老婆孩子,就抱不了砖。
他也想多花点时间陪家人,但是中年危机让他不敢懈怠,毕竟房贷车贷还有养家糊口都指望他呢。
好在时间花在哪里,成就就在哪里,乐乐老公的收入还是非常不错的。
所以,在经济上,乐乐几乎没有操心过。
反而是闺蜜小语,经常找乐乐抱怨经济压力大,每个月的房贷都不知道从哪里凑。
言语里也抱怨老公不上进,挣得太少,只愿意当个孩子奴守在孩子身边。
你看,乐乐羡慕小语的老公能陪伴孩子,会顾家,但是她看不到小语的经济压力。
小语羡慕乐乐老公能挣钱,但是她看不到乐乐常年丧偶式育儿。
各自都是拿着自己的不足去跟对方的优势比。
越比较,心里怨气就越重,长期下去,家庭的和睦就会受到威胁。
再举一个例子。
很多父母喜欢拿自己的娃跟别人家的娃比较。
熊孩子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安静乖巧,一直专注的玩自己喜欢的玩具,或者看自己喜欢的绘本。
而自己的孩子,上能揭瓦,下能撬地。中间还能抽空打游戏。
简直跟孙悟空转世,半刻不得闲。让父母恼火得很。
可是,熊孩子也有暖心的时刻,听到你咳嗽,赶紧帮你倒杯水,看到你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怕你着凉,赶紧给你盖上小被。
最关键的是,因为孩子特别闹特,身体得到了锻炼,几乎不怎么生病,给你省了多少担忧和软妹币。
再看看安静乖巧的娃,他的父母可能也会担忧孩子不爱运动,身体得不到锻炼,影响身体发育。长时间看书,会不会有近视的风险。
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担忧。
但是,这些都不我们拿去做比较的理由。
花有花期,物有规律。顺应自然,过好当下即是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