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凌
在孩子没有上小学之前,孩子基本上是怎么看怎么好。家长们普遍能够因为孩子的每一点成长变化而惊喜,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可是一旦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家长与孩子之间就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矛盾。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学之前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很低,只要孩子比过去有进步的就十分赞赏。可是孩子上了小学,家长便会忍不住横向比较对自己的孩子有了要求。
很多家长说,我也没要求很高啊,只是要求ta达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可是都达不到。你知道现在孩子的平均水平有多高吗?如果没有前期的准备,孩子是不会自然在平均水平之上的。因为你不教,别人家教了呀。
回想自己当年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我其实已经熟练掌握了10以内加减法,会写笔画不多的汉字。我们那时候上小学一年级,是要经过笔试通过了才能入学的。现今要求幼儿园不能提前学,小学一年级快速学。家长如果不辅助孩子,怕是孩子远远跟不上。对孩子的自信心必然会造成影响。
小学阶段几乎可以说是大部分家庭亲子关系破坏的开始。因为我们从纵向比较不自觉地开始向横向比较转变,而这个转变我们还不自知。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开始横向比较了,我们的教养行为才可能真正发生改变。
我今天要说几个必须敲黑板的事:一、亲子关系必须优先于一切,否则无以谈家庭教育;二、孩子犯错误、失败的时候,建立情感联系(避免说教);三、孩子做对事的时候,塑造行为。
第一点就是你要让孩子感受到你是爱ta的。这里的重点是“感受到”。如果是不能感受到的爱,那就不是爱。也就是说,我批评你,都是因为爱你;我给你制定有序的计划,都是因为爱你;我让你上辅导班,都是为了你好。
我们常常打着“爱”的名义爱孩子,但那都不是真正的爱。孩子如果能感受到你的爱,会扑进你的怀里说:“妈妈,我爱你!”;ta吃到好吃的,会想着与你分享,买上一份;在ta难过的时候,会趴在你的肩头流泪;而不是“砰”地关上房门。
小孩子的心如明镜一般的,你对ta的好是为了成绩,还是成绩,还是成绩……ta心里都清楚得很。是不是ta只有优秀了,你才会对ta好?所以,当ta知道成绩是可以拿捏家长的杀手锏时,ta无法快乐的时候,一定是拿成绩开刀,让你难过。
所以,我们家长常常需要反思,我们为孩子所做的一切(安排),在孩子看来究竟是爱还是控制?
第二点是大部分家长往往做错的一个地方。我们通常都是在孩子犯错误的时候,及时纠正行为或者教训孩子。为什么说这是错误的呢?因为“犯错误”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是一场不可多得的体验,是我们学习如何从错误中学习成长,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
所以,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去评论对错。而是保持平常心,你会犯这个错误,是因为你之前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和自己成长的经历去匹配,我小时候也有过类似的经验,而不是让他觉得自己很愚蠢。相反你可以引导他去思考如何避免下次犯错误,或者如何弥补错误。记住,这里不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做。
当我们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破坏孩子的成长。因为我们会认为孩子不听我们的话,就是叛逆。试想一下,你现在到底听过多少父母的话?还能听进去几句父母的话?
我们家娃也有过固执己见犯错误的情况。他上初中的时候,骑单车不锁车。被爸爸发现了,问他为什么不锁车,单车挨偷了怎么办?他回答,这么破的车,怎么会有人偷。爸爸从此不再说他,然后他就这样一直不锁车,直到学期结束。期末考试的时候,单车终于被偷了。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帮他的人,他着急地给出差的爸爸打电话,问该怎么办?
爸爸告诉他,没关系可以骑奶奶的单车去上学,但是一定要锁好车。挂了电话,爸爸立即给我打电话说:“儿子单车丢了,但你不要批评他,我等这件事情发生已经等了一学期了。”
爸爸没有在那个当下奚落孩子,“你瞧,我早就和你说过不锁单车会挨偷的吧?”(多么正确的废话,哈哈)而是说“没关系”,并给出解决方案。试想一下,事情的发生,孩子本身已经受到教训,其实不需要多那一份唠叨。没有了这个唠叨,孩子和爸爸的关系是不是会因为这件事反而变得亲密起来,日后孩子对爸爸发表的意见和建议是不是会考虑一下。
从那件事以后,孩子彻底地改变他的行为。这就是成长,成长就是孩子可以不听父母的,但孩子必定会在事里学习到些什么。作为父母,成长的过程、成长的烦恼、成长的痛,我们都无法代替孩子去承受。反而养得糙一点,早点承受比晚点承受好。
我们的存在就是在他该承受的时候,恰当地给予一些帮助,仅此而已。让他来找你,比你干预ta的成长有用得多。
第三点孩子做对事的时候,才是塑造行为的时候。比如从来没有记笔记习惯的孩子,突然间工工整整地记了笔记。这个时候,你就可以说,哇你现在听课很认真哦,这个笔记记得这么有条理。这里塑造的行为是,上课认真听讲、笔记要有条理。
比如孩子想要更高效地记单词,要求家长买个点读笔。哇,我发现你想到的这个解决方案好哦,一方面可以记单词的读音,练了听力,你还可以跟读单词,练习口语。你越来越擅长独立解决你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这里塑造学习英语的行为,强化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良的行为和习惯不在犯错误的时候制止,是听之任之吗?非也。当孩子的优点闪闪发光的时候,孩子的缺点就会黯淡无光了。当他足够被尊重,他会调整自己的行为去符合优秀、发光的那个新的身份。
跟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个卖花的小姑娘在卖完大部分的花之后,发现天色己晚,所以决定早点回家。
这时她发现手上还有一朵玫瑰花没有卖完,她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于是就把那朵玫瑰花送给了乞丐,然后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这时她发现手上还有一朵玫瑰花没有卖完,她看到路边有一个乞丐,于是就把那朵玫瑰花送给了乞丐,然后就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乞丐回到家之后,在家里找出一个瓶子装上水,把玫瑰花插进去养起来,然后把花放在桌子上静静的欣赏着玫瑰的美丽。
忽然他似乎想到什么,然后他马上开始把花拿出来,把瓶子拿去洗干净后再把花插进瓶子里!原来他突然间觉得,这么漂亮的花怎么能随意插在这么脏的瓶子上,所以他决定把瓶子洗干净,这样才配得上这么美丽的玫瑰!
做完这些工作后,他又坐在边上静静的欣赏着美丽的玫瑰,突然间他感觉这么漂亮的花和这么干净的瓶子怎么能放在这么脏乱的桌子上。于是他开始动手把桌子擦干净,把杂物收拾整齐!
于是他做了一个决定,把整个房间打扫一遍,把所有的物品摆放整齐,把所有的垃圾清理出房间.......突然间整个房间因为有了这朵玫瑰花的映射而变的温馨起来!
这时他仿佛忘记了自己所在何处,正在陶醉时,突然发现镜子中反射出一个蓬头垢面、不修边幅,衣裳褴褛的年轻人。
他没想到自己居然是这个样子,这样的人有什么资格呆在这样的房间里与玫瑰相伴呢?于是他立刻去洗了几年来唯一洗过的,也是第一次澡,洗完之后找出几件虽然显得有点旧,但稍微干净的衣服。
刮完胡子之后,把自己从头到下整理了一番,然后再照照镜子,突然间发现一个从未有过的年轻帅气的脸出现在镜子中!
这时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也很不错,为什么要去当乞丐呢?这是他当乞丐以来第一次这样问自己,他的灵魂在瞬间觉醒了:“其实我也很不错”。
再看看房间中的一切,再看看这朵美丽的玫瑰,他当下立刻做出了一个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他决定第二天不再当乞丐而是去找工作, 因为他不怕脏和累,所以第二天他很顺利就找到了一份工作。
或许是因为他心中盛开的玫瑰花激励着他,随着他的不懈努力,几年后他成了一个非常有成就的企业老板!
其实,父母就是那位赠予玫瑰的姑娘,而孩子是那个缺爱(呼求爱)的乞丐。善意和尊重才能那个可以改变内心世界的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