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跟着老师读一本非常火的心理学读物,叫做《思考!快与慢》,作者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这本书一经出版就长期霸占畅销书的前20名,列维特教授,也就是《魔鬼经济学》的作者,他评价这本书的作者,也许这个星球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比他更懂我们怎样做出选择,为什么做出选择。所以这就是一本关于思考,关于选择的书,他通过让你了解大脑,之后帮你建立更加完善的思考体系。
书的结构
这本书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通过双系统进行判断,与做出决策的基本原理,主要说系统一(无意识运作的系统)和系统二(受控制运作系统)的区别,也阐明了系统1的核心,联想记忆,是如何不断对世界上所发生的事,做出连贯解释的。
第二部分对判断启发法的研究做了更新,也说出了一个新课题,为什么很难具备统计型思维。
第三部分描述了我们大脑有说不清的局限,我们无法了解自己的无知程度,也无法了解这个世界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低估事情的偶然性。
第四部分,也就是心理学跟经济相联系了。重点是决策制定的性质和经济因素为理性的前提下去讨论经济原则。
第五部分,研究两个自我的区别。一个叫做经验自我,一个叫做记忆自我。
这五部分完了之后,还会说三个区别,经验自我和记忆自我的区别,古典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的区别,以及自主的系统一和需要耗费脑力的系统二的区别。是不是听起来有点费解,很多名词都没有接触过,没关系,我们还是先从认识大脑的俩个思考系统开始吧!
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区别
看到这张图片,我们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呢?对,我们立马就应该能推测出:这女人要骂街。我们知道他很愤怒,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快思考。再看一道题,34x18,你能立刻判断这是一道乘法题,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法一下就说出答案。大多数人想的是我到底要不要做这道题,是用笔算,还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答案是612,这个对不对呢?然后再检查一遍。这就是按部就班的慢思考。
看到生气的老女人,这就是系统一的思考方式,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的,立马得出结论;而看到数学题就是系统二的思考,需要大脑来计算的,比较耗费脑细胞。我们在做自我评价的时候,往往认为自己经常会用系统二思考。认为自己头脑清晰,富有逻辑,抱有信仰。所以我们知道那些测试很大部分都是不准确的,做测试时,我们已经开始思考了,所以其实人和人的差距主要是系统一上。这两个系统没有好坏之分,各司其职。
系统一的诸多能力,有些是天生产生的,比如你看到蜘蛛会害怕,还有一些是后天储存在记忆里的,比如你看到2+2就会马上想到等于4,而系统二的运作是高度多样化的,你必须要保持相当高的注意力,如果你的注意力分散,这种运作也会中断,比如数钱的时候,有人跟你一打岔你就忘了数到哪里了。比如散步的时候你可以思考可以听书,但是跑步的时候听书思考总会被打岔,甚至感觉自己的记忆只有七秒。大脑更像智能手机,他只能在前台运作一个程序,而不能打开太多的后台程序。否则就会发生卡壳。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当我们保持高注意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就会忘记身边发生的事情。比如和别人聊到重要事情的时候,会忘记厨房里正在炖着的食物,尽管当时内心多次提醒自己不要忘记。
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关系
书中说,只要我们清醒,系统一和系统二就都是活跃状态,系统一在自发自主运行,有点像第一反应;这时候系统二则通常处于不费力的放松状态,系统一不断为系统二提供印象,直觉,意向和感觉等信息,系统二会毫无保留的接受下来,只有当系统一遇到阻力的时候,才会向系统二请求支援。请求系统二给出,详细的解决方法和答案,比如碰到34x18的时候,你靠直觉就无法得出答案了。
另外,系统一是有模式的,我们叫做常识和印象,比如一只狗站起来走路,这就违背了常识,这时候系统二就会被激活,好奇心会让你去思考,他为什么能够做到。一切违背天性的东西,也都要靠系统二来完成,比如别人激怒你了,这时候你要说脏话骂人了,但系统二告诉你,这是老板的亲戚,你就会生生的把这些脏话咽回去。这时候你就会发现系统二在帮助你头脑中的系统一在处理问题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说一些人没脑子,主要就是他的系统二有功能性障碍,并不能有效地工作,特别是在系统一明显困难的时候,系统二也不出来救场。说简单说就是单线生物,没有思考的能力。
只靠系统一去判断世界是危险的,因为那是你自己的认知和习惯等方面组成的,他是存在偏见或者成见的,而且你永远无法关闭他。这是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第一反应,要挑战这个第一反应是很难的。往往很多人第一反应做出了然后后悔莫及。比如提热水瓶爬楼梯时,如果不小心撞破瓶子,很多人第一反应去碰热水瓶,这样一不小心就会烫伤自己。
我们生活中会出现很多靠系统一而产生误判,这导致了眼见不一定为实,比如一段时间很流行的几张图片,两条平行线,就因为远近不同,你会觉得不是平行线,比如火车轨道;
很多条直线布成的方格,黑白相错,看起来歪歪扭扭,其实都是正方形。
系统一是自主运行的,是不能被关闭的,所以你必须要用系统二时刻提醒自己,是不是被系统一带进了坑里。比如有了知识,我们就知道视觉误差,再看类似图片的时候,就会有警觉之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上当受骗的事情通过教训会让我们保持警觉心,相同的错误不会再犯第二次。
用系统二来接替系统1?绝对不行!
说白了系统二是思考做出的反应,而生活中不是任何事情都有时间思考然后去做出反应的。例如你无法用系统二去开车,因为遇到紧急情况,没有时间让你去启动系统二,运动员也无法用系统二去游泳,他可以在草稿纸上算出游泳的最佳姿态和力量,但是真正比赛时你的肌肉不可能做出来。这些必须通过长时间的训练达成。但是作者又说在你的头脑里并不存在这两个单独的系统,而这些都是他自己抽象总结出来的理论依据,实际上他们完全的交织在了一起,已经密不可分了,只有通过发生事情,做出判断中可以发现到底是第一反应还是经过深思熟虑。
系统一才是主角
就像电影一样,要有主角和配角,而系统一就是主角,系统二只能是配角。因为系统二做各项活动都需要努力,但他自身却很懒惰,不会主动开启。至于什么时候开启他,完全由系统一说了算,所以系统一才是故事的真正主角。
用摄像机可以拍下自己的表情,你会发现自己的瞳孔都开始变化(说谎或者紧张的时候会发现瞳孔放大。甚至有深谙此道的高手会在谈判的时候用墨镜来遮挡眼睛,因为他们发现碰触到自己底线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那么这个实验也就说明了, 很多人总是做到临危不惧,甚至面无表情,但是细微变化却是骗不了人的。瞳孔是衡量与思维活动形影不离的生理刺激标尺,我们可以通过瞳孔来了解大脑的运动。瞳孔是一个你使用大脑的参数。
随着个人训练的不断提高,有些事你越做越纯熟,大脑参与程度就会降低。比如一开始跑步,你会想姿态,想重心,但当你掌握了这个方法之后,你自然而然就可以变成肌肉的反应。而不会再去想动作。所以很多事情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的训练让它成为自然反应,而不需要我们做出思考。这就是抽象了大脑思考的两个系统如何运作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最起码知道培养出来的好习惯作为第一反应是多么的重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