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昨天的课讲了以下几个知识点:
1. 为什么说“三岁看大,7岁看老”?
我们给的是一种解释。解释,只要能够自圆其说就可以。
2. 讲课的重点是对方要动心。对错不是第一要务。对方觉得你讲的不对,花了时间研究,想要反驳你。目的就达到了。不能因为讲课太枯燥,打掉对方的兴趣。
3. 讲任何一个东西都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讲,“体(本体),相(相貌),用(用处)”。用处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而是由用它的人来决定。这里就引出来了“大脑”的体相用。“大脑的用”就是心理。“心理是脑的机能。” 所以你有什么样的心理,就看你怎么用大脑。
4. 上课老师举了以下例子来解释这句话。
a. 颜色在这片叶子上吗?
b. 手机铃声这个声音在手机上吗?
c. 太空中两个飞船相撞有没有声音?
d. 原始森林里一棵树倒了,有没有声音?
e. 地球是圆的,为什么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头朝上?
f. 右手打左手,疼在哪儿?
g. 牙疼。牙拔了还疼,疼在哪?
h. 电影里老公掐死老婆,一滴血落在他的虎口上。
i 肚子饿了吃饭。吃饭是喂脑袋还是喂肚子?
5. “心理学”和“脑理学”区别。
脑理学是走脑,表象,记忆,思维。
心理学是走心。这个杯子引起了你什么样的情绪情感?
举例:风动,帆动,人者心动。
6. 大脑的机能之一就是比较。
a. 喝水。水是凉的和热的和水的温度有关系吗?
b. 开30万的车幸福吗?
横着比是动力的来源。纵着比是心理健康的前提。人无论听到什么都会拿来和自己对比。
二. 背后逻辑。
核心逻辑就是让每个人有心理学的头脑,问题都是建构出来的。一切心理问题的来源是脑袋的问题,而不是外界客观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