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 旗
许多405060后的人们,都是比较传统一些,尤其很注重听“老人言”的。因为,那时候,他们的父母们,会经常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话挂在嘴边上,时不时地来“敲打”一下。
有些“老人言”,可以说是人生的“生活经验”和“处世之道”。然而,也有个别的“老人言”,可能是长辈们出于某种“目的”,或许是对自己的子女“爱的深切”,故意来难为自己晚辈,以阻止他们的“非份之想”。由此引发了不少让人啼笑皆非的趣事来。
我姐夫就遭遇到了这样的“囧事”。
我姐夫从小就有当兵的愿望。在他十七岁那年,空军部队去学校招飞行员,他就报了名。初步体检,他一切指标合格。就在准备去省里身体复检时,部队派人去到家里走访,以征求家长意见。
我姐夫他老爸对部队的同志说:“我老儿子当飞行员我没意见。不过,我反映点情况,我儿子有个迷糊的毛病,有时他犯起迷糊,正吃饭那,他都能睡着喽。就怕他在天上正开着飞机,忽悠一下睡过去,摔坏了他我倒不心疼,就怕摔坏喽飞机呀,那玩意可值钱啊……”
他老爸这么一说,一下把部队的同志弄蒙了。宁可信其有,也不信其无。人家当时就把我姐夫去省里复检的事儿,给“待定”了……
我姐夫当飞行员的“理想”,就这样被他老爸搅黄了。其实,是他老爸心里舍不得老儿子,硬给他“编”出了个“迷糊病”。
两年后,他在学校刚毕业就下乡成了知青。这年冬季,又开始征兵。他去报名,体检又合格了。在发入伍通知书之前,部队的同志去他家征求意见。这次,他老爸“说”的更奇葩。
“同志啊,实话告诉你们吧,我儿子的作风有问题呀!”
部队的同志问:“请您说具体一些。”
“我儿子和知青点的一个女的,他们经常一起回家,然后又一起回知青点。这一男一女在一起,你说能有好事吗?这不是犯作风错误嘛!”
人家部队的同志一听,心里就明白啥回事了:哪有当爹的主 动 往 自己 儿 子头上“栽赃”的?便问他:“老人家,您是不同意您儿子当兵吧?”
“我当然同意。可我怕他给咱部队抹黑呀……”
部队的同志说:“既然你同意他当兵,他的’作风’的事,就由我们来管教好了。”
我姐夫这才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多亏部队的人没有“偏听偏信”。
类似这样的“老人言”,如果真当了真,恐怕会真耽误了晚辈的前途的……
我的一个文友姓马,他媳妇姓钱。他专门撰文讲了他老爹的趣事,
原来,他媳妇怀孕后,他便琢磨给未来的孩子,该起个什么样的名字。他想,先应该证求一下老爸的意见吧。于是,就给在乡下的老爸 打 了 电 话 ,让 他 老 人家“献计献策”。
第二天早上,他还没起床呢,他老爸就来电话了。
他老爸兴 奋 地 告 诉他:“儿子,我接到你的电话后,我是一宿没睡觉,反反复复地用心思研究起来。我现在把结果告诉你:现在讲究给孩子起名时,最好把父母双方的姓氏综合起来用。咱家姓马,你媳妇姓钱,我的孙子可以叫’马钱卒’,也可以叫’马钱泼水’,还可以叫’马 失 钱 蹄 ’ 。儿 子 ,你 看,我给我孙子起的名字有创意吧?”
我的文友一听,马 上 哭 笑 不 得了 !他 对 老 爸说:“爸,咱不带这么玩的……哪有当爷爷的,拿自己的孙子开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