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一期节目的朗读者,照例仍是六位。
而我,照例从他们的故事中,找到了鲜明而突出的共同点。
——他们都是精神上极其执着而顽强的人,在他们的经历中,每当第一次做出突破自我的尝试之际,他们那种燃烧生命的热忱与探索未知的激情轰然爆发的景象,不亚于大自然中的火山喷发!
第一位是演员王学圻。
他回忆第一次做导演,在完全没有导演经验、对后期剪接完全外行的情况下,别人剪四剪五剪,他却反复剪了十四五剪!
在反复重剪、屡次送审不被通过的时候,他有没有想过放弃呢?
没有!一点都没有!他在节目现场这样回答董卿。
执着坚持,终有所获——影片最终通过审查,并获得国际大奖!
在领奖的那一刻,他突然感到努力得到了回报,此前的种种艰难委屈瞬间涌上心头,让他险些掉泪!
王学圻说:“我愿意不断去尝试全新的挑战,从中我获得了第一次特殊的体验。”
他还说道:“有些东西,你认定能做到的东西,就要坚持,坚持下去,我觉得就能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
正是这样可贵的坚持到底的自信,让他从塑造不同角色、体验人生百态中,不断满足孩子般的好奇心,不断突破作为演员的表演瓶颈。
第二位,是世界排名第一的中国围棋九段职业棋手柯洁。
这位围棋天才,6岁开始学围棋,到今年二十岁,已经拿下四个世界冠军,他的名言是:永远只拿第一,亚军就是失败!
这位天才少年,今年却要面对一位恐怖对手——人工智能的挑战!
面对击败过许多顶尖围棋高手的强敌,柯洁毫无惧色,他说,我相信自己能战胜它!
他说他追求尽善尽美、超越一切!
他笃信六字真言:“不害怕,不后悔!”
他说我不会怕,怕就输了一辈子了!
他朗读了《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片断,“送给来自未来的对手”。
他颇有寓意地选择了哈利波特与伏地魔决战的时刻,动情地朗诵道:“这是注定的,注定了是我来和他决斗!魂器已经被消灭了,这里只有你和我!......一个人必须死在另一个人的手上,我们两个人终将有一个活着!......伏地魔死了!”
好一个勇气爆棚的少年!祝他应战人工智能成功,为人类赢回尊严!
(2)
第三位是作曲家许镜清,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总作曲者。
在当年许镜清的音乐创作生涯中,有一个极生动的实例,很能说明其创作激情的喷涌。
当时他正在公交车上,突然产生灵感,感叹人生一年年重复,“一番番春秋冬夏”,曲调在脑海中回响,可是没带纸笔,怎么记下来呢?
就随手掏出香烟盒,就用烟盒包装纸当稿纸!
笔呢?向一名小学生借一只铅笔!
记下这个曲调之后,回到办公室,他只用不到一个小时,就完成了《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这样一位敬业的作曲家,几十年的心愿,就是开一场自己的音乐会。
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标,他说自己将死不瞑目!
后来,他做到了!个人音乐会连开两场!
他回忆说,开完音乐会回到家,他就忍不住大喊:真不容易呀!
这位信奉“只要活着就不晚”的老人,70岁时实现了开个人音乐会的梦想,为生命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可敬的人!
第四位朗读者我最熟悉,当年我正是读了他的《塔铺》、《单位》、《一地鸡毛》、《官场》等小说才开始领略中国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新面貌的。
《一地鸡毛》开头那句:“小林家一斤豆腐变馊了”,给我印象极深。
阅读《一地鸡毛》这篇揭示日常生活之困窘与琐碎的杰作,是我当年上过的最生动的文学课。
这位作家就是刘震云。
他第一次发表作品,是在《安徽文学》,稿费70多元,立马用来请女朋友吃饭。
难忘的宝贵的第一次!
从此,中国文坛诞生了一位“中国生活的批评家”。
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与切入,使刘震云的创作冲动难以遏制,创作热情旷日持久!
那个见证刘震云的第一次的女朋友,就是他现在的妻子,也是他女儿刘雨霖的妈妈。
刘雨霖,就是他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电影版的导演。
父女俩第一次事业上的合作,就将这部获得矛盾文学奖的作品成功地影视化了。
作家是用笔探索人类精神世界的特殊人群。
刘震云的探索发端于当年的第一次,其热情持续数十年,至今乐此不疲,为我们奉献了一部又一部文学精品!
(3)
第五位,京剧余派第四代传人王佩瑜,她的故事,最动人处,是她为了京剧艺术的传承,不遗余力地四处奔走时,第一次影响到一个三岁小女孩,后来小女孩真的走上了传承京剧的道路!
执着的信念,在持续的努力中,如花盛开!
最后一位,是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飞天第一人。
杨利伟自觉地将个人经历和情怀与国家民族命运相融合,这种精神,令人非常感动。
关于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他说:“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们送入太空!”
他在文章《天地九重》中写道:在航天飞机里,他看到“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就像站在宇宙舞台中央那位最美的大明星,浑身散发出夺人心魄的、彩色的、明亮的光芒......我无法形容内心的喜悦和倾慕,养育我们的地球母亲,您太完美了。......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杨利伟,代表亿万中华儿女,第一次在外太空,深情凝视地球美景!伟大的第一次!
(4)
要说第一次,其实主持人董卿,也是第一次以制片人的身份参与朗读者节目。
这也是她人生的一次突破性的壮举,同时也为中国电视综艺事业注入一股清流!
这将是载入中国电视发展史的了不起的创造!
董卿说:“阅读就是为了遇到更好的自己。......我们不只是靠吃饭活着,除了吃饭,我们还需要别的东西来滋养我们,让自己成长、壮大,变得更加完美。”
说得多好!
作为写作者,我们该从中悟出些什么来呢?
——我们何尝不是为那些不止靠吃大米活着的人们而写作呢?人,除了有动物的本能,更有精神的需求,不仅需要保持身体的健康,更需要保持心灵的健康,而这,就是我们写作的目的所在!
所以,今晚,当我第一次格外郑重地写下这篇文章时,我觉得,我的平凡而力量微薄的努力,必将汇入历史的洪流,成为时代记忆的一部分!
所以,为你,为我自己,也为这个时代,我只有严肃而认真地、坚持不懈地,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