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自己的内心有很多的起伏变化,因此一直有很多的感悟想要写下来。白天听课,整理,加直播,晚上回家去陪孩子,等到孩子睡了,也很晚了,所以 一直没有时间能静下来。
现在有了空了,坐下来要整理思绪的时候,一时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1. 上午听君怡老师的直播,我边听边写字帖。听到最后,她在回答自信和不自信的问题时,被她的声音触动了。我停下了笔,专注地听着她用最温柔的语言,说着最有力量的话。我看着她的眼睛,看到了自信,看到了坚定,看到了温柔,看到了力量,我看到她浑身散发着光芒,原来,自信的人,真的是带着光的。我听着她的声音,句句入心,句句充满了力量。她在呈现着自己,她在做着她自己,她在呈现这个生命本来的样子。 那一刻,我感动地哭了。原来,你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照亮别人了。你只需要走在自己的道上,只需要活在自己的道上,你就是力量本身了。你呈现出来的,就是最美的了。感恩君怡老师,爱你么么哒。
2. 直播结束,上了个洗手间。在马桶上,突然想到昨晚一个小伙伴的求助,我该给她一个回复了。昨晚的我,在头脑里,分析到底要不要这样做的时候,不得结果。我看到了这个自我的造作。停下来,我知道,心上是有答案的,等到静下来的时候,我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早上和老公讲到这个事。老公一句话点醒了我,“你想要证明什么呢?证明你和她关系很好吗?” 一下让我看到了,这个潜在的一个求好求存在的模式:自己以前总希望通过表明与某个人的关系来证明自己着自己的存在,证明着自己的不一般。想起我有时候会在老公面前说我认识的一个人怎么怎么有能力,年薪多少,刚和我打电话了聊了很久,还有一个人怎么怎么样,也和我联系了怎么怎么样。潜意识里,我是希望通过突出这个人的不一般,间接地想要表现“我”的不一般。(写到这里,越发地觉得,写觉察日志带来的深入的看见。可能当时也就只看到了在当时的事情上的黏着,然而写着写着就发现,其实它是同一个模式在不同事件上的呈现罢了。)看到了,我知道不应该参与其中。那是她的事情,需要她自己去面对的。但是当时我还不知道怎么和她说。我只知道,我不应该参与她的事情,我不知道她的问题究竟在哪里。 然而今天,在我拿起手机,给她回复消息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她不是不能去面对别人,而是不能去面对自己。我不知道怎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冒出来,可能是因为,有那么一刻,我在君怡老师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吧。 外面没有别人,你看到的都是你自己。 你认为不能去面对的,不是事情,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的心,你想要逃避的,也是为了逃避做真正的自己。我如实地和她说了。说完之后,有点惊讶于自己的回答,好像又突然看清了一些东西:外界纷纭的万相,看似错综复杂的关系,其实都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回到心上,真的就是这么简单而已。
3. 下午,想起有一个政府的补贴,去年已经申请过一次了,这个时候还可以再申请一次。我当时记得很清楚要求是社保不能断缴6个月。因为今年年初辞职了,所以我特意记得这个6个月不能断的要求,及时补缴了。今天正好想到这个事情,问了一个以前的同事,找到了链接,提交了申请。然而却发现自己不满足申请条件了。 仔细一看说明,原来是社保和医保分开了,要求同时满足社保和医保不能断缴,而我当时只补缴了社保,而没有缴医保。看到这个原因的时候,明显感觉到自己从之前的平静状态一下子被拉回了现实中。面对着金钱上的“损失”,心里一阵难受,那可是5000块钱呀。想起当时去办理个人社保时,工作人员提醒说医保和社保分开了,问我要不要再办理一下医保业务时,我不明就里,脑子里只牢牢记得社保这个要求,没有把它放在心上,即便是取了号,也因为觉得没什么要紧的,就中途离开了。 现在再想想,真的是后悔呀。后悔自己当时没有认真对待,没有仔细看一下那个申请的说明。看到自己升起了这样的情绪,哦,知道自己又在头脑里评判了。我静下来,明白这件事,又在提醒我看到自己。我知道这又是在让我看到自己一贯的模式。在生活中 我有时候是粗枝大叶的,不会关注一些信息的细节,总觉得这些信息是无关紧要,或者认为别人有义务告诉我相关的信息,我总是在等着别人来告诉我该怎么样,要注意什么,而不会主动去关注与自己切身相关的事情。从而自己要么总是被别人提醒,要么遇到事情办不成。然而我自己心很大呀,办不成就办不成吧,接受就是了,却从来没有回头看一下,这个模式,这个不认真的模式,这个敷衍的模式,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就像这个医保,我不知道断缴有什么影响,我也没有想过会有什么影响,可能我认为到需要的时候,会有人主动和我说的吧。我一直以为这是一种随性,一种洒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又是一种心理上的怠惰。我一直是被动接受者,我很少能主动为自己争取什么。有就有了,没有就没有了,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所以做事情时,很少能够提起精神全力以赴。现在再看,突然意识到了,看似洒脱不在意的背后,其实是不敢争取,是不敢在意。其实还是害怕争取不到后的失落,害怕在意后的失意。我还是有害怕在的,我害怕付出后没有结果,我害怕争取后没有得到,我害怕看到自己无能的一面呈现出来,所以我一直假装不在意。这时,就想到了,一个视频里一个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话,“It’s so easy to be careless. It takes courage to take care.”(无心很容易,在乎才需要勇气).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不以为意,觉得没什么的,现在我就知道我的问题在哪里了。
我的问题在于,太关注结果了,太在意成败了,而忘记了,其实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我们都是在路上的行人,这一路上,没有结果,只是过程而已。一次成功之后,不意味下一次还是成功,同样的,一次失败,也不意味着,以后都是失败。我们就是在成败之中,在得失之间,在荣辱沉浮之中,在悲欢离合之间,经历着,体验着。如果我们看清了,这一路上,我们遇到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会过去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能够,在面对失意的时候,多一份淡定,在经历快乐的时候,尽情地享受?用心去体验这个当下你能体验到的,用心去做这个当下你想做的,和你能做的。要在过程中绽放,不要在结果里失望。这个全力以赴的过程,就已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