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那样!”
“我觉得这个很好!”
那个一直讨好他人附合他人的好好先生,终于鼓起勇气表露自己的意见,从忐忑不安,说到斩钉截铁时,他的腰挺得更直了,自信由内而发。
早上准备朗读《让文字在指尖流淌》“自我认同”,看到那两句话时,我停顿了,在空白处刻下了好好先生的意象。
这两句话太熟悉了,在我们走过的历程中一次又一次出现。
三四岁的小儿开始有了主客体之分,知道妈妈并不是自我的一部分,她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同时,我也是。TA为发现自我而欣喜,开始向周边宣告我的独立的存在。TA会把“我不”“我不要…”“我不是…”这样逆反的话语挂到嘴边,稚气而充满力量。
可得意扬扬不了多久,TA就得回到现实,继续被社会化,继续学习和认同内化诸多的社会标准,风俗习惯,父母要求,为存活于世作准备。
到了青春期,TA内在的冲突与混乱变得异常剧烈,想要突显自我,标新立异的个体化的呼声如此强烈。TA像个充满火药的狮子,怒吼着要成为世界的王。TA不愿意屈从,TA留起了没有人留过的发型,TA穿起了不符合主流的衣服,TA故意惹得父母和长辈生气……
“我的地盘我作主!”
“别来烦我,别管我!”
一番挣扎后,火山终于平息了,要生存不是吼叫几声就可以,你还得想办法去适应这个社会,为此而打造各种面具,做社会赞许的行为。
终于走到了人生的中点,中年危机来了。身体机能变化,明显感觉能量不如从前,再也吼不起来了。TA可能获得了一些成就,在面具下的人生过得似乎也还不错。可是,就觉得缺少点什么。TA看到死亡在终点向TA招手,来不及了,人生不能有太多的遗憾,我要寻找曾被压抑忽视的真我。
于是,在“发现自我——实现自我”的又一轮滚轴中,TA开始利用各种方法去寻找自我,寻找那一部分没能活出的自我。
这些熟悉的话缓缓道出,老练而沉着。
就像黄鑫老师在第九课“自我认同”中写的那样:“你既然喜喜欢仙人掌,为什么要养发财树?既然喜欢红色,为什么要穿这件不对劲的黑色?你开始说实话,不再觉得凸显个性等于自我放纵,不接受他人对你的定义,不想讨好挥霍自己的能量,不肯把自己活得暗淡不顺。我不喜欢那样,我觉得这个很好,挂在了嘴边,这是对自己强有力的肯定,你慢慢的重新认识了你自己。”
荣格曾说:“那些你没意识到的内在状况,正以命运的姿态表现于外在。”
写作治疗,便是通过描述外在,把你的生活状态进行细致的观察与记录,借由这样的书写,你看到了内在不曾看到的一部分,看到了面具下的真我。
就好似,前半生一路走,一路丢,把自己某些部分弄丢了,但适应社会了;后半生,一路走,一路寻,把缺失的自己找回来,拼凑完整,这辈子就到头了。
我们就这样活着,这样寻找着,这样拼凑着,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活着的意义和使命。
真的只是这样吗?
这幅画面未免显得孤单而落漠。仔细想想,它不是你个人的事,不是你一个人打拼的地图,它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命运。
社会心理学家吉登斯通过揭示现代社会中个体与社会变迁之间相生相克的复杂关系,探索从个体性走向关系性的自我认同之路,超越了那种基于孤立静止的“个体”自身去寻求自我认同的途径。
无疑,我们在关系的熔炉中长大,在关系中被形塑,找到自己认同自己的同时,还得在关系中实现自己。
百度这个定义好:“自我认同,就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过分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既从这种认同感中巩固自信与自尊,同时又不会一味地屈从于社会与他人的舆论。”
在探索中发现,在反思中前进,永无止尽。
终于,好好先生硬气了一番之后,迟暮之年看着夕阳西下,微笑着,安详而宁静。
一切尽在不言中,岁月如同吹过树叶的风,莎莎响了几下便消逝了,亦如曾经雉嫩的、愤慨的、激昂的那句“我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