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制自己情绪,别让自己冲动成为后悔的源头
我有一亲戚,脾气极端暴躁。打个牌也会因为输牌和别人吵得不可开交。和邻居、亲戚,都发生过冲突。在村里人缘极差,几乎没有人家愿意和她来往。就算逢年过节,也没几个亲戚愿意和她来往走动。对于自己的暴躁她从未意识过是个缺点,反而还美其名曰自己是直性子,说话不喜欢拐弯抹角。
因为是亲戚,所以我和她在一个家族群里,我经常在家族群里看到她发言。当然都是她单方的,没有任何人响应和回复。比如买菜被别人坑了几毛钱,今天婆婆和她吵架了之类等都是非常负能量的内容。似乎在她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是她的仇人,家人如此,邻居如此,任何人都是如此。每次都是这种消息,我烦不胜烦,最后索性屏蔽了群消息,懒得再看。
爱默生说,凡是有良好教养的人有一禁诫:勿发脾气。
一个连情绪都控制不好的人,怎么能说让自己变得如何如何优秀。
同学小凤的丈夫也是一个极其暴躁的人,动不动爱发脾气。经常因为生活中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冲着她大发脾气,虽然不至于动手打小凤,但是却砸了很多次东西。每次他们吵架,邻居们都倍受其扰。甚至还好几次惊动了警察。
有好几次小凤都带着孩子回了娘家,准备离婚。但隔个几天丈夫都会追到娘家,又是下跪又是写血保证书,恳求和好。
只是在微信里看着小凤说的话,我就觉得那个场景令人毛骨悚然。
小凤说每次看着丈夫下跪保证的样子,看在孩子的面上她都会心软。可是没过多久,这种情况依然又会在生活中上演。
自古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况且这是人家的家事,都是小凤自己的选择。我作为外人自是不方便多说什么。只是如果我是小凤,为了孩子我也会下定决心开始新的生活。毕竟让孩子在这样惶恐不安的环境下长大,可想而知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有多大。
在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旁人的一句话或一个举动,都能激起他们火冒三丈,势必要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只是逞能斗气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还会加剧事态的严重性。
有一次我带孩子去餐厅吃饭,看到一个外卖小哥进来取餐。商家说还没好,需要等几分钟。才过了两分钟左右,外卖小哥就不耐烦了,开始催促,并且言语间不干不净。后来发展到砸坏了前台摆着的招财猫。
后来的事态怎么样发展我并没有围观,带着孩子快速结账就走了。
我不知道那个外卖小哥那天遇到什么烦心的事,才会让他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但是本来可以避免的事情,就因为自己压制不住的脾气,发展成了一场自己丢人且要赔钱的境地。
奥里森·马登在《一生的资本》中写道: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当然,我们没那么厉害,不可能随时随地把自己的坏情绪掩藏得滴水不漏。
只是,我们应该努力去控制。生活中,那些把情绪处理得当的人,往往更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韩信在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父母,靠钓鱼换钱维持生活。贫穷的他常常遭到周围人的歧视。
但韩信立志要有所作为,日夜钻研《孙子兵法》。经过韩信的努力,他对这部书有了很多独到的见解,只是一直未遇到发挥的机会。
一日韩信在街上行走时,突然一群恶少当众把他围起来,不断地羞辱他。其中的一个屠夫对韩信说:“虽然你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佩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如果你真有本事,敢不敢用你的佩剑来刺我?如果不敢,那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不然,我们俩今天没完!”
无端受到这种羞辱,韩信非常生气,很想拔出剑来杀死这个无赖。但是又一想,杀人偿命。为了这种人赔上自己的性命太不值得。再说他们人多势众,自己只有一个人,硬拼之下肯定会吃亏。小不忍则乱大谋,且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再三思量之下,韩信当着众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然后大踏步地走了。
后来刘邦的丞相萧何三次将韩信举荐给汉王刘邦。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韩信辅佐汉朝有功,被封为齐王。
后来的韩信,说起昔日的“胯下之辱”时,他说我当时并不是怕他,而是不能杀他,如果当时我没忍住杀了他,那么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遇事不乱,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一个人的品性与心理素质。
生活里很多人说话都很冲,一点点小事就能成为他们爆发的导火索。暴怒之下,说话时自然不会拿捏尺度,不计后果地用过激的言语伤害他人。
就像我那亲戚,毫无节制、不分场合地宣泄本性。虽自我标榜是直性子,但其实除了向别人证明自己情商堪忧以外,也直接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情,把很多事情推向无可挽回的局面。这些年她和邻居之间,和兄弟姐妹间鲜少来往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样的人惹不起躲得起,宁可敬而远之。
当然,我们不是圣人,自然不能做到在别人的冒犯之下还能做到镇定自若,只是在自己的情绪爆发之前,可以心中默默数数,脱口而出和稍微冷静下再说,会是截然不同的效果。
能够克制自己的言行,是为人处世中一种非常必要的能力。不好好善待他人的同时,也是在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