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到这儿,咱要更进一步去探讨界限在进入到概念空间之后会发生什么事情之前,有必要先来搞清楚在没有任何界限进入的时候,也就是在没有任何概念的概念空间中,甚至可以说连空间本身的概念都还没有建立的时候,人的主观世界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在这里,有必要认真考察这样一个东西,我们称之为“混沌”。
首先,混沌是有但不是存在,它只是在思考过程中一个合理推论的产物,它也许只是主观想像出来的东西,也许可以认为它是某种客体。但无论如何,混沌不是物质,不是存在,更不是能够经验到的事物,它是有,纯粹的有,不包含任何界限的绝对的有。产生“混沌”的推论你大概已经猜到了,很简单:假如我们忽略或抽离掉所有的界限之后,这世界还剩下一些什么呢?
任何人都知道,要想对某样东西进行思考、理解、把握、定义、命名,首要问题是你至少要能确定它和别的你不想要思考、理解、把握、定义、命名的东西是不同的,否则无论你对它做了什么,也就等于对别的所有东西做了同样的事情,结果就是一片混乱。混沌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在它的内部一切等同,处处等同,绝对等同,它的第一道界限便是它本身与外界的界限。在混沌里面是无法对它做任何事情的,因为对它而言,“里面”即是外面,它本身不接受任何概念上的区别,所有的界限都外在于它而且与它毫不相干,一旦某个地方出现了界限,那么那个地方也就不再是混沌的了。包括可以分出左右前后的空间和过去未来的时间在内,都不是混沌的,混沌中既没有空间也没有时间。我们对于混沌的命名全然是站在外界的角度对那道其实完全不属于混沌的、想像中的界限的命名。混沌是没有定义的,因为除了“有”之外我们实在无法再多说出有关于它的任何东西了,可这仅有的“有”也是完全来自于我们的想像,换言之这所谓的“有”跟无基本上没什么区别,说了也是白说,没任何意义。所以,混沌是一个最为虚假的概念了,比单纯的无还要假,在本篇的后面一部分将会看到,我们一般不把单纯的无当作假来看待,毕竟事实证明像“界限”这样的无不仅是重要的现实存在,而且是真实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不,混沌比起宇宙黑洞来可差远了,即便混沌是客体,它也不会对现实世界产生丝毫哪怕最微弱的影响的,这一点等咱到了下一篇章还要说明。总而言之混沌绝对不会有宇宙黑洞那么大的存在感和吞噬一切的巨大威力,它也许近似于数学上的“奇异点”?它能使所有的追问和推导到此终结,因而有时被我们拿来作为宇宙的起始点和终结点使用。如果一定要给其找一个用来类比的概念的话,康德的“自在之物”还比较合适一点。你们应该记得那个关于被几个大神意外玩儿死的“浑沌”的神话故事吧,混沌概念在我们的哲学中的地位和威力就跟那故事中的“浑沌”差不多,属于经常被拿来把玩的东西,或是作为“未知领域”及“不可知”的代名词。
我们已经知道,在有任何经验(这些经验毫无疑问只能是由客体的界限构成的)进入之前,婴儿的主观能力应当是已经存在的了(至于这主观思维的机能是如何形成的,比起俺,你显然更适合去问人工智能或者神经生物学专家们的意见,反正在我们的时代,这只被当成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可是,由于不存在一丁点可以用于形成概念的形式材料,这时的主观世界根本是一片混沌,除了有,什么都找不到,包括概念空间在内的一切都尚未成形。
随着外部界限的进入,经验造成的形式化印象开始在幼稚的脑海中呈现,当然都是些具象化的东西。只要婴儿的五种感官都是健康的,那么进入其脑海中的感觉信息也将是多维的、准确而清晰的,并且是丰富多彩的。声音、图像、气味、味道、触感,这些信息各不相同,而且各自本身又有着天差地别的变化,会引发他本能中潜在的识别和判断能力,因为那些生命功能就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自然造化的精品杰作。尤其当婴孩对作为话语的声音的分辨和对立体空间及时间变动所引发的感官知觉的改变熟悉起来之后,他们在受到教育者的引导时,便会开始自觉地模仿并尝试理解那些行为的含义,同时预测某些事情的发展结果是否符合自己想要的预期,在强烈的目的性和本能欲望的驱动下,他们会渴望着把握和了解外部世界的所有界限,因为他们通过经验知道,把事物观察得越细致、越透彻,就会有越多的不同材料可供自己思考。
当那许许多多杂乱无章的直观形象让人感到无所适从的时候,在年长者的教导下,作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的一个智力环节将会显现出来——他们开始学习反思和抽象。概念空间在此时才真正开始建立,因为据我们观察,很多动物都能达到上一段所说的那个层次,至少在行为表现上是这样。但极少有其它动物能表现出自觉、自主的反思,即使偶尔有,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短暂表现。至于抽象,由于动物不能说出复杂的语言,或者由于我们不能听懂,所以看不出什么表现。但就算是人,如果没有长者的长期教导,反思和抽象的能力也往往不能很好地开发出来,即便开发出来了,人与人之间的能力差异也是大相径庭,而且几无规律可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