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柳侯祠

  游柳侯祠

   □ 湖  山

 

柳州并不在计划的行程中,由于要在这里转车去昆明,得以在此盘恒半天,能够有时间去一趟柳侯祠,凭吊这位唐代的大文豪,因为他的道德文章,曾经走进过我们电大的课堂。

柳侯祠在柳侯公园内,这里地处市区,闹中取静,树木繁茂,里面立着柳宗元的塑像。公园西隅的柳侯祠,原名叫罗池庙,是柳州人民纪念柳宗元的地方。祠堂从唐代建成至今,历朝都有修葺扩建,现在的柳侯祠是清代的建筑,祠分三进,青瓦白墙,飞檐红棂,古色古香,正门上方柳侯祠三个字,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门口的一副对联写着:“无私济世世兴矣,有德于民民祀之”,道出了人们对柳宗元的评价。祠内陈列有历代的石刻,其中一块残缺的《剑铭碑》,为柳宗元的手迹,是珍贵的镇祠之宝。另一块《荔子碑》,碑文摘自韩愈的《柳州罗池庙碑》,字为苏轼的亲笔,被认为是东坡书法碑中第一,这块碑集韩文、苏书、柳事于一体,实属世所罕见,因此被称为“三绝碑”。祠中的展览图文并茂,详细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他的形象因此而变得丰满和高大,变得令人肃然起敬。


柳侯祠的“三绝碑”


柳宗元在来柳州之前,已经在永州贬居了10年。唐贞元二十一年,也就公元805年,柳宗元参加了永贞革新,反对腐败的官僚政治。革新运动的失败,成为了他人生的拐点。他先被贬为绍州刺史,在赴任的途中,又被加贬为永州司马。时年33岁的柳宗元,拖家带口来到永州,栖身破庙,缺衣少食,老母病逝,爱女夭折,他不能干预政事,不得擅离州县,行动受到监视,过着半官半囚的生活。尽管境遇困顿,但他没有放弃生命的价值,他寄情山水,漫漫而游,凡是山水有异态者,都有他的足迹。他通过与自然对话,排解孤寂,追寻自我,写出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开拓了古典散文的新领域。他的五言诗《江雪》,意境优美,蕴藏幽怨,脍炙人口,是唐代绝句中的不可多得之作。

他虽然是一个落魄文人,但从不失自己的凛然风骨。他主张文以明道,道应于国于民有利。从庙堂到江湖,他看到了民生的疾苦,他的《捕蛇者说》,抨击“苛政猛于虎”,表达了关注现实,同情人民的民本思想。他的代表作《蝜蝂传》,通过小虫蝜蝂善负物、喜爬高的特性,讽刺贪官污吏聚敛钱财,贪得无厌。他的寓言故事《黔之驴》,因物肖形,嬉笑怒骂,产生了成语黔驴技穷,表现了高超的幽默讽刺艺术。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大抵圣贤的发愤之作,都出自逆境之中,柳宗元也同样如此。贬谪永州的10年,是他人生最艰难的岁月,逆境成就了他的文学事业,《柳河东全集》中540多篇诗文,有317篇写于永州,丰硕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地位,在中国文学史上树起了一座高峰。

 

柳宗元寄情山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


柳州人世代祭祀柳宗元,不是由于文学成就,而是因为他“于民有德”。公元815年,朝廷大赦天下,柳宗元奉诏离开永州,回到长安。苦苦煎熬了10年的他,本以为能够重回庙堂,但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他不仅没有得到宽宥,反而被贬到了更远的柳州。在唐代人的地理观念中,柳州是偏僻蛮荒的瘴疠之地,一直被中原人士视为畏途,把他放逐到这种地方,无异于让他在此自灭。柳宗元经过长途跋涉,从长安来到柳州,登上柳州城楼,他触景生情,写下一首诗寄给一起贬谪岭外的朋友: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日,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尽管再次贬谪情感抑郁,但境况比在永州要好,他从一个无权的司马,升任了一州刺史,成了地方的主官,可以做一些于民有德的实事。他到柳州上任时,虽然只有43岁,但已经是病体缠身,他预感到柳州是他的葬身之地。然而他并没有意志消沉,反而有一种积极进取的心态,“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他不想虚度年华,还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

柳侯祠东面的罗池畔,建有一座柑香亭,亭阁碧瓦红柱,脊吻飞翘,花饰精美,当年柳宗元在这里,亲手种下了二百棵柑树,他表示自己种柑橘,不学东吴的丹阳太守李衡,只为给子孙留产业,而是为了地方的公益,同时也是为了象屈原一样,以桔树坚贞不移的性格自勉。后人感念他的精神,兴建柑香亭以颂其事。他身体力行,带头植树造林,推动绿化建设,在柳河两岸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并即兴写下了一首《种柳戏题》聊以自慰: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荫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这首看似消遣的小诗,出自一位地方官之手,读来令人亲切感佩,字里行间透出“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豁达情怀。带着这样的情怀,他组织乡间的闲散劳力,开荒种蔬菜,垦田栽水稻,鼓励百姓发展生产,消除饥饿,改善生活。

他来到柳州后,发现民众迷信鬼神,不敢破土打井,用水要到很远的河边去取,生活非常不方便。为了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他在自家门前挖了一口水井,并叫乡亲们来观看。当大家喝上甘甜的井水时,兴奋不已,其他地方纷纷开始挖井,解决了百姓的用水困难。为此他十分欣慰,写了一篇《井铭并序》:“盈以其神,其来不穷,惠我后之人。噫!畴肯似于政,其来日新!”他要把打井成功的经验,推广到治理政事上来,使柳州出现新的气象。

作为一个饱读诗书的文人,柳宗元十分重视地方的教育。他在一家农户走访时,发现那家的六个孩子,个个都不识字。这种情景,令他十分惊讶,详细询问后得知,相邻的几个村庄都是这样,因为附近没有一所学校。走访回来后,柳宗元寝食不安,他深知教育对于开启民智,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经过一番考察,他联合一些有能力的家庭,建立了几所学校,使适龄的孩子能够就近上学读书。他还经常到学校去巡视,有时还当起教书先生,亲自教孩子们读书识字。

柳宗元发现,当地有一种恶习,穷人借高利贷,到期还不起债就要终身为奴,失去人身自由。对此他深恶痛绝,他通过官府颁发文告,规定因负债沦为奴婢的人,凡能出钱还债的可以赎身,拿不出钱的,可按劳役时间计算报酬,报酬跟债款相抵,就取消奴婢身份。这一措施,革除了沿袭多年的陋习,惠及众多穷苦百姓,并被推广到其他州县,一年内解放了上千负债的奴婢,成为他最得民心的一项德政。


纪念柳宗元种柑橘的柑香亭

祠后有柳宗元的衣冠冢,墓冢十分简朴,有如他的人生。在生命的最后四年,他鞠躬尽瘁,无私奉献,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就像一根风中的残烛,顽强地燃烧自己,照亮了柳州开化的道路。公元819年,唐宪宗实行大赦,敕召柳宗元回京。就在这年的十一月初八,47岁的柳宗元,病死在柳州刺史任上。柳宗元为官清廉,身无长物,他死后孤儿寡妇生活艰难,丧葬费用还是生前好友帮忙筹措的。人们遵从他的遗嘱,将他的灵柩停放在罗池边上,一年后灵柩归葬长安,柳州人在此修建了衣冠冢,并在墓冢旁修建了罗池庙,纪念这位有德于民的清官,然而百姓的这种自发行动,却不被唐朝的中央政府认可。

世道人心是杆称。柳宗元的人格魅力,非但没有随着岁月流逝,而且不断地与时俱增。在他死后339年,即公元1158年,同为文人的宋高宗,谥封他为“文惠昭灵侯”,历史终于还其公道。从此他被人们尊称为柳侯,纪念他的罗池庙也改名为柳侯祠。古往今来,人们景仰他的学识文章,崇敬他的高尚品格,将他视为中国文人的楷模,他“无私济世,于民有德”的信念,成了流传千古的宝贵精神遗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为政者。

柳侯祠外,又有许多历代的凭吊碑刻,其中不乏精品之作,有人正在将纸覆在石碑上,小心翼翼的拓印碑上的书法,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而我们走出电大课堂,来到柳侯祠,学习到的又岂止是先生的几篇诗文?

柳宗元衣冠冢


柳宗元的塑像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402评论 6 49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377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2,483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165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1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146评论 1 297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32评论 3 417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896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11评论 1 31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36评论 2 332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696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13评论 5 34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08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59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15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698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592评论 2 35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大年初三(2月18日)上午,我们直奔柳候祠而去。 到柳州,当然先要去拜柳候柳宗元先生!其实柳州得名并非柳宗...
    singing阿梅阅读 630评论 0 3
  • 大年初三的柳侯公园绿荫如盖,到处是晨练的人,带小孩溜弯的老人,成群结队的游人。各种叫不出名的大树,如小时候翻看不倦...
    singing阿梅阅读 501评论 0 1
  • 1 正是紫荆花迷人绽放的浪漫四月,柳州街头到处流连着赏花的人。我也是其中的一个。奔袭千里,只为神目相接的一秒。世上...
    singing阿梅阅读 274评论 0 0
  • 柳宗元纪念馆来到柳侯祠正门,映入眼帘的是这静穆的仪门。门额上“柳侯祠”三个字沉稳劲朴、俊逸豪放,是中国著名文学家、...
    雪落成莹阅读 2,177评论 0 2
  • 渐变的面目拼图要我怎么拼? 我是疲乏了还是投降了? 不是不允许自己坠落, 我没有滴水不进的保护膜。 就是害怕变得面...
    闷热当乘凉阅读 4,244评论 0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