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林奇被公认的最棒的影片应该是他1986年的作品:
电影人Nicholas Rombes在他的文章《蓝色地下丝绒:大卫·林奇的后朋克美学》中提到,他的作品经常
以相当严肃的方式调侃严肃的内容,以至于观众默认这些电影一定都是在戏仿(传统好莱坞电影)。
我在副标题里面提到的,天才只需要灵感,因为林奇在谈论他创作《蓝丝绒》时他说到
第一个想法只是一种感觉,和电影的标题《蓝丝绒》。
第二个想法是一只躺在农田中的断耳。我不知道为什么非得是耳朵,但知道那必须是身体的一部分,可以引入另一个什么东西的洞。耳朵在脑袋上,连着我们的思想,所以(这影像)还挺完美的。
第三个想法是鲍比·温顿的歌曲《蓝丝绒》。
而配乐一向是加重大卫·林奇电影中黑暗悬疑氛围的关键角色,《Blue Velvet》最初是Bobby Vinton在五十年代的金曲,这版《Blue Velvet》已经变成一首爵士乐
片中酒吧歌女桃乐丝在台上多次演唱《蓝丝绒》,迟疑却魅惑,扮演桃乐丝的伊莎贝拉·罗塞里尼——整个儿80年代酬金最高的模特之一,长达14年的兰蔻形象代言人,她的古典美与着了魔似的表演,十分惊艳
而本片男主的饰演者凯尔·麦克拉克伦,表现出色,他后来与林奇再度合作,饰演《双峰》的男主库伯探员,而且确定回归《双峰第三季》
好,扯远了,回到影片本身来说,林奇的惊悚片,是一种不拘于常规的惊悚,“梦境”是他的标配:《橡皮头》是一个初为人父的噩梦
《穆赫兰道》是一个在好莱坞无名女明星的噩梦
《妖夜慌踪》是一个妻子出轨的丈夫的噩梦
而我现在要讲的《蓝丝绒》是一个男孩儿的噩梦
而林奇编织的这个梦境----《蓝丝绒》中,可以说没有一点现实因素,影片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梦境……
男主在田野捡到一只人耳,他把这只人耳带到警局,
从而牵扯出了小镇上的恶势力:
小镇上的黑社会头头绑架,杀戮,贩毒,与当地警长狼狈为奸……
而男主,一个正(duo)义(guan)勇(xian)敢(shi)的小青年,想要揭开一只残耳背后的秘
单纯勇敢的小青年与无恶不作的黑老大,这无非又是一个正邪较量的影片,而且,不出意外,正义战胜了邪恶。
但是,当你看完影片,你根本不会觉得这是一个男孩儿的梦,你只会觉得这是一部比较邪门的正邪较量的电影,因为你已经被林奇困在迷宫之中。
这并不只是一部讲述小镇恶势力的电影,
影片中看起来比较邪门的因素恰好就是解读影片的关键:
黑老大对蓝丝绒有恋物癖
黑老大过于抖s
黑老大每次作恶时都要用呼吸器
为什么片头男主非要捡到的是只人耳
…………
剧情里不只有桃乐丝对黑老大的“斯德哥尔摩情结”,
还有“俄狄浦斯王的悲剧”(恋母弑父)
而这,就是梦境背后的现实。
[剧透预警]
桃乐丝是男孩儿的妈妈,黑老大是男孩儿的爸爸。
起初看到这个说法,我认为林奇这部经典cult片被过度解读了,但是当我将俄狄浦斯王的故事代入这部影片,发现完全可以解释清楚片中部分怪诞的剧情,我才发现故事并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整个故事都只是一个巨大的隐喻。
而且影片也给过暗示:
黑老大每次杀人前都要用呼吸器,这与片头男主去见他躺在病床上的爸爸联系在一起。
爆米花结局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悲剧故事,片尾主角们笑的越灿烂,我们就越感其故事的悲凉。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黑老大作恶时的BGM:Roy Orbison的一首关于爱情的歌in dreams(在梦中),这本应该是一首很美的歌,可是被配在了这部惊悚片里,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美。
影片两次出现了这首歌曲,
一次是在毒枭窝里面,毒枭拿着聚光灯唱这首歌
黑老大在听这首歌时也表现出来了他常人的情感,他表情痛苦
仿佛体会到了歌中唱的(我翻译的没美感,凑合着看吧)
“in dreams I walk with you (在梦中我与你一同漫步)
in dreams I talk to you (在梦中我与你讲话)
in dreams you're mine all the time (在梦中你永远是我的)
we're together in dream”(我们在一起,在梦中)
但是醒了发现这只是黄粱一梦
第二次是在黑老大教训男主的时候,
他放起车载音乐,
in dreams再次响起。
一个舞女在站在车顶跳着怪异的舞蹈,
黑老大在打男主,
桃乐丝在车里哭求不要打伤到男主
(好似一家暴场面啊)
配乐越是优雅,就越显场面之暴力
这点,《发条橙》、《美国精神病人》都用的很好,在暴力场面配上优雅至极的古典乐,给人一种及其不适的美感
其实好的电影就是这种,看完之后直奔去找电影原声,每一首原声都可以让我们回想起当时电影的画面,这是观影之后我最爱的事情
而且好的电影看第一次的时候是一个感受,看完之后看影评又有个感受,之后每看一遍都可以发现开始被自己忽视了的新东西,一点点解开林奇这个天才给我们编织的迷,真的特有意思。
密码:m09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