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汉书 艺文志》中所记载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的各个流派师法传承表。
易:
施氏、孟氏、梁丘氏、京氏、高氏。(这五家是今文经学,《艺文志》在今文经学前面都不加“今”字)
易:
费氏。(这一家是古文经学,《艺文志》没有写古文经学)
《汉书 艺文志》记载:
汉朝兴起后,田和传授易学,到了汉宣帝、汉元帝时期,已经有施氏、孟氏、梁丘氏和京氏四家易学立于学官。在民间,有费氏和高氏两种易学流传。刘向曾经用朝廷密府中收藏的古文易经来校对施氏、孟氏和梁丘氏所用的易经(颜师古的注写道:中是指只有天子能看的书,与在民间流传的书相区别)。发现有的地方少了“无咎”,有的地方少了“悔”“亡”等,只有民间流传的费氏易经与朝廷密府收藏的古文易经相同。
尚书经二十九卷(大、小夏侯尚书两家,欧阳尚书经二十二卷。颜师古的注写道:这二十九卷是伏生传下来的, 是今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秦朝焚书禁儒学,济南的伏生把尚书藏在墙壁中,躲过焚书。到了汉兴时,很多篇都遗失了,只找到二十九篇。伏生就用这二十九篇在齐鲁等地讲学。到了汉宣帝时,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和小夏侯尚书都立于学官。
古文尚书是在孔子家的墙壁中被发现的。汉武帝末年,鲁共王为了扩大自己的宫殿,拆掉了孔子家的一部分墙壁,在这个墙壁中发现了古文尚书、礼记、论语和孝经,合计数十篇,都是用古文字写成的。孔安国是孔子的后人,他得到了这些书,用这个古文尚书与伏生的尚书相比较,发现多出十六篇。孔安国将古文尚书献给朝廷,当时正值武帝巫蛊事件爆发,就没有被立于学官。后来,刘向用朝廷密府收藏的古文尚书校对欧阳尚书、大夏侯尚书和小夏侯尚书三家的经文,发现《酒诰》脱落一简,《召诰》脱落二简,如果是二十五字的简,脱落也是二十五字;如果是二十二字的简,脱落也是二十二字。文字不同的地方有七百多字,脱落的也有几十字。
诗经二十八卷,鲁、齐、韩三家。(这三家是今文经学)
毛诗二十九卷。(古文经学,《艺文志》没有写是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建立后,鲁地的申公为诗经作传,齐地的辕固生、燕地的韩生也同样为诗经作传,这三家的学说,都列于学官。流传比较广的还有毛公的诗经学说,这个学说自称是子夏传下来的,河间献王喜好这个学说,但始终没有被列于学官。
礼经七十篇(有后氏和戴氏)。
记一百三十篇(孔子的七十弟子传人所作)。
明堂阴阳三十三篇(记载关于古代明堂的事)。
王史氏二十一篇(孔子的七十弟子传人所作,刘向的《别录》认为该书的作者是六国时代的人)。
曲台后仓九篇。(以上是今文经学)
礼古经五十六卷。
周官经六篇(王莽时期,刘歆设立了周官经博士;颜师古写道:这就是现在的周官经,这本经书中的冬官部分亡佚了,后人用《考工记》补充上。以上这些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鲁地的高堂生传授士礼十七篇。到了汉宣帝时期,后仓的学问最为精通,戴德、戴圣和庆普都是后仓的弟子。这三家的礼学说都立于学官。而礼古经是在鲁国的淹中被发现的。
春秋经十一卷(公羊氏和谷梁氏两家)。
公羊传十一卷。
谷梁传十一卷。(公羊子是齐地人,谷梁子是鲁地人,以上是今文经学)
(春秋)古经十二篇。
左氏传三十卷。(左丘明,是鲁国的太史。这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公羊和谷梁都立于学官。
鲁论语二十篇。
齐论语二十二篇。(多出《问王》和《知道》两篇。这是今文经学)
古论语二十一篇。(在孔子家墙壁中被发现,有两篇《子张》,这是古文经学,所以《艺文志》写了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论语有鲁和齐两个学派。
传习齐论语的有:昌邑中尉王吉、少府宋畸、御史大夫贡禹、尚书令五鹿充宗、胶东庸生,其中王阳的学问很出名。
传习鲁论语的有:常山都尉龚奋、长信少府夏侯胜、丞相韦贤、鲁扶卿、前将军萧望之、安昌侯张禹,这些人的学问都很有名。张禹在最后,所以流行于当世。
孝经一篇。(十八章,有长孙氏、江氏、后氏和翼氏四家。这是今文经学)
孝经古孔氏一篇。(二十二章,(颜师古注:)刘向说这是古文字写成的,《庶人》章被分为两章,《曾子敢问》章被分为三章,又多出一章,一共是二十二章,这是古文经学。)
《艺文志》写道:
汉朝兴起后,长孙氏、博士江翁、少府后仓、谏大夫翼奉、安昌侯张禹都在传习孝经,各成一家之言,他们用的经文也都相同。只有孔子家墙壁中发现的古文孝经不同。“父母生之,续莫大焉”和“故亲生之膝下”这两句,各家的学说与古文孝经的文字和断句都不一样。
以上这些,是汉代人将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的开始。经学在秦以前已经有两派了,一派以孔子为尊,一派以周公为尊,比如春秋三传就是典型;齐地和鲁地的学说属于今文经学,燕地和赵地的学说属于古文经学。
在汉代初年,出名的儒家学者都是齐鲁一带的人,他们学习的都是今文经学,所以以古文经学为异派,抑制古文经学的发展,这使得古文经学几乎成为绝学。当时,今文经学都被立于学官,而古文经学则在民间流传(比如毛诗、费氏易)。后来,在孔子家墙壁中发现了古文经,喜好古文经学的人,据此与今文经学抗衡,今文经学也没有更好的办法继续抑制古文经学的发展。虽然古文经学没有被立于学官,但也有了与今文经学相抗衡的优势。
到了刘歆用古文经校书的时候,古文经学越来越显于世了,因为在孔子家墙壁中发现的经书都是用古文字写成的,为了与当时流行于世(今)的经学相区别,古文经学家们便自称自己这门学问为“古文经学”。古文经学与当时官方立博士的今文经学一起发展,到了后汉时,古文经学彻底独立成为了一门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