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宝宝的辅食,大部分人第一反应是要营养。其实给宝宝提供的辅食,除了要考虑营养,还应考虑它的性状是否符合宝宝的需求。
为什么呢?因为食物的性状,将直接关系到宝宝的吸收情况。
太粗了,宝宝不好咀嚼,对肠胃娇嫩的宝宝来说极不友好。
不能太粗,那是不是可以做得太细,甚至为了呵护宝宝娇嫩肠胃,一直让宝宝吃软烂的食物呢?
辅食不能太精细哦~这样看似爱娃,其实是在坑娃!
Vol.1
宝宝长久吃软烂食物的害处
★
尽管吸吮是宝宝先天带来的本能,但是吞咽和咀嚼却需要后天的训练。
如果没有规律地、有计划地训练宝宝的咀嚼能力,对于宝宝手眼协调能力、营养吸收以及牙齿发育都会有影响。
图源网络,侵权删!
01肠胃功能薄弱
总吃流质或软烂食物,胃肠道得不到锻炼,可能会变得很娇气,动不动就出问题,如胀气、便秘或腹泻等。
02口腔器官发育受阻
乳牙、舌头、颌骨是辅助说话的主要器官。如果宝宝长期吃软烂食物,牙齿和口腔肌肉得不到锻炼,不仅不利于乳牙萌出,而且还可能会导致孩子说话不清晰。
03手眼协调能力差
宝宝长期吃软烂食物,自然相应的减少了宝宝吃那些需要手抓的小食物(俗称手指食物)。
宝宝吃手指食物,需要很好的用眼睛看、张手拿捏,然后准确的把食物放进嘴里,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过程,实则对宝宝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手眼协调能力的机会。
04影响宝宝营养吸收
在做辅食的过程中,食材被加工得越精细,营养成分流失得越严重。
例如:把苹果打碎成泥或者切碎给宝宝吃,里面的维生素C更容易被氧化掉。
宝宝如果常年食用这样的食物,就无法很好的吸收到食物的营养,容易导致宝宝营养不良。
由此看来,给宝宝添加粗细得当的食物真的很有必要。
Vol.2
宝宝辅食性状如何把控?
★
6-12月龄辅食性状添加宗旨:柔软的米糊、蔬菜泥、水果泥等糊泥状食物→小颗粒状食物→宝宝可手拿着吃的小块固体块状食物。
6月龄辅食
这个阶段的宝宝,辅食比较注重铁元素的补充,添加的辅食以流质或者糊状的食物为主,优选强化铁米粉。
图源网络,侵权删!
7-8月龄辅食
这个阶段可以鼓励宝宝尝试各种不同口味和质地的食材,做成稍带有小颗粒的泥糊状或末状食物。
除了铁强化米粉、粥以外,可尝试肉泥、菜泥等,8个月左右可添加蛋黄。
9-10月龄辅食
这个阶段的宝宝咀嚼能力逐渐增强,主食的选择可以更加丰富多样,为小颗粒或者碎状的食物。
除了铁强化米粉、粥以外,可以多尝试碎面、意面、小饼等形式的食物。
图源网络,侵权删!
11-12月龄辅食
这个阶段的宝宝辅食的质地可以进一步加粗加厚,且辅食营养需要进一步满足宝宝的能量、优质蛋白、铁、锌、钙、维生素A等营养需求。
可给宝宝尝试如面包片、虾仁、碎鸡肉等需要适当嚼一嚼食物。
图源网络,侵权删!
不难看出,大部分宝宝过了8个月以后,他的主要食物性状就要尝试改变,最迟不能晚于10月龄。
有研究发现,如果晚于这个时间点,15个月后孩子会更容易出现进食困难。
若已经错过了宝宝辅食性状改变的这个敏感期的,可以从孩子喜欢的食物入手,把喜欢的食物做成小固体,待他适应后,逐步增加到其他食物,以此慢慢转变孩子的饮食习惯。
Vol.3
宝宝辅食添加常见问题
★
Q1宝宝吃辅食出现干呕,正常吗?
正常的吞咽反射现象,即人体出于防止异物吞食的自我保护本能。
但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干呕严重,可能是辅食过粗,可以适当把颗粒弄小点,慢慢改变辅食性状。
相反,如果宝宝在在吃食物的时候没怎么嚼就直接咽下去了,这就说明辅食过于精细,下次需要给宝宝做的“粗”一点了。
Q2宝宝吃宝宝辅食添加过程中,吃啥拉啥正常吗?
正常的肠胃适应过程。
尤其是刚开始添加蔬菜时,由于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含量丰富,宝宝的便便里看到蔬菜的原样,再正常不过,等宝宝胃肠道适应后残渣就会减少。
另外,也可能是目前的辅食性状过粗,家长可以暂时将辅食制作得更细腻一些。
Q3宝宝没有牙,能啃硬块的食物吗?
千万不要因为宝宝乳牙为未萌出,而延迟给娃添加啃咬食物。
事实上,给宝宝添加辅食,除了补充营养,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是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对出牙有刺激作用。
因此,随着宝宝的发育,一定要及时科学的添加辅食。但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为预防呛噎情况发生,宝宝一定要在家长的看护下啃食粗食。
Q4宝宝添加辅食的过程中过敏咋办?
家长可以暂停添加该食物,可以继续尝试别的食物。
根据过敏程度不同,可以等 3~6 个月后再次尝试添加之前过敏的食物。
如果仍然过敏,再次停止添加,更换其他辅食。
好了,今天话题就聊到这儿吧,希望您能喜欢!
我是(VX公众号:萌宝成长路)的萌宝妈,专注分享靠谱的育儿知识,
关注我,陪娃不迷茫,育儿不踩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