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师节这天看完这本《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
它的作者是卓立,一位在教育工作者岗位耕耘了50多年的校长,比起那些所谓的“专家”,他给出的建议更接地气,是根据自己多年工作的实际经验总结出来的,而不是纸上谈兵。
它的定位也很准确,就是一本实用手册,可以作为一年级家长的行动指南。书中详细解释了入学准备的重要性与要点,包括心理准备、物质准备、学习技能准备,以及家长和孩子的参与感。
这些准备将帮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即将开始的小学生活,物质上满足日常的学习需求,能力上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并在家长与孩子的互动中获得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
我不止一次听到一年级的家长在我面前说过,觉得很焦虑,有一肚子问题要问。其实大部分问题都可以在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包括开学之前要带孩子做哪些准备、一年级最重要的任务是什么,甚至还详细到要不要参加家委会和课后服务等内容,还有如何与老师沟通、孩子怎样才能在班级受欢迎等等。
而且在每个章节的末尾,作者都贴心写了一份“划重点,再叮嘱”,如果看完书之后没办法记住所有内容,那就再去翻翻这些重点,又会有所收获。
最重要的是,这是一套系列丛书,其它年级的内容也有,题目就是《欢迎来到xx年级》,所以真的很实用,可以在这些书的陪伴下带着孩子顺利到达小学的终点。
这个学期,我既是一年级的老师,也是一年级新生的家长,所以常常要进行身份的转换。
其它的倒还好,就是开学初两个班级微信群的消息真的好多!在这个群我是老师,要布置作业,要检查学生的打卡,在那个群我是家长,要关注老师的信息,要上传孩子的打卡,有时候难免把自己搞得晕头转向。
另外双重身份有时也会产生矛盾。作为家长,我当然希望孩子可以在老师的教育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作为老师,我又希望家长可以全力配合,让孩子可以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不过也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独特体验,我觉得更能做到换位思考。当我是家长时,我能看到老师的不易;当我是老师时,我也能理解家长的期待。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表达一个意思: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是为了孩子。只要明确这个前提,做到耐心沟通,其它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作为家长,我们总希望自己能够做好万全准备,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为孩子开辟出美好人生。但这世上没有什么准备是“万全”的,我们能做的,不过是不断学习,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