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第一天到学校,眼里装满了喜悦。有几个孩子看见,跑过来跟我拥抱,我指指自己戴着的口罩,赶紧跟他们摆手,让他们离我稍微远一点儿。
第一次开学见学生不能近距离地接触孩子,我得为他们负责。听说甲流在没有彻底好之前,都是有传染性的。没有课的时候,我远远地看着他们笑。他们也能收到我对他们的喜爱。
开学典礼很有仪式感。尤其是那一群身着红衣的小不点表演武术,实在是可爱极了。终于又看着这么多活蹦乱跳的孩子,终于能听到那些欢乐的叫喊,终于能遇上那一双又一双明亮的眼睛,心头一下子就有了着落。我喜欢放假,更喜欢开学。和孩子在一起,内心一直充溢着快乐。
精心准备了开学第一课,利用AI制作的图片开头,以绘本故事《花婆婆》为引子,让孩子感受语文学习的美好,引领学生思考如何让语文这块田里也开出美丽的花。然后带着他们一起做了新学期的语文计划,从基础、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创意行动几个板块,写出具体的可量化的目标,并匹配达标的具体措施。带着口罩不方便多说话,孩子们反而能在开学第一天静下来认真听故事,积极研讨故事内容,认真做自己的语文学习计划。回收语文本看计划,总体写得不错。其实,他们做出什么样的计划不重要,在做计划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特点调整我给到的保底计划模版,真正的从自我的需求出发去思考,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要学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做事流程。
除开两节课,一个午休,一节托管,还去学校每个教室外走了一圈,跟不同团队开了四个会议,一整天的节奏拉满。第一天学生来,我就跟打仗似的,晚上真有些体力不支。没关系,睡一觉就好了。
晚上回家,一直在想,AI发展如此迅速,孩子们到底要学什么,怎么学,才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当然,很多专家讲过很多大道理,很多媒体谈论过很多具体的小技巧,但是,当老师们真正面对一个或者一群活泼泼的孩子时,那些大道理小技巧似乎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管用。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不仅是学科的底层逻辑,学习科学的底层逻辑,更要时时牢记孩子成长的底层逻辑。我曾对孩子们说:“什么是创造?人无我有事创造,人有我新是创造,人新我精也是创造。AI的使用,最擅长后两种创造,只有第一种创造,体现了人和机器的差异。AI是大模型下的算法与算力的角逐,冷冰冰的数据信息的再组合,他只能”有中生有“。而人的大脑,可以无中生有,可以涌现,带着温度,带着情感奔涌而出。我们要带着孩子,利用工具,训练思维,磨练意志,丰盈情感,使儿童不仅有一双智慧眼,还有一颗热心肠,一腔家国情,成为真正的与机器完全不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