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养育方式

孩子的成长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父母的养育方式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父母来说,再准确点说是主要照料人,太多人不自觉的会拿着自己家的孩子跟其他家的孩子比

当然了,更有趣的大部分比的是自己家孩子做的“ 不太好 ”的部分,比如:吃饭挑食、入睡困难、遇到冲突不会表达…

家长怕孩子会不会营养不良啊?入睡困难的话,在幼儿园里睡的时间不够,休息不好怎么办啊?遇到冲突不会表达,自己孩子受欺负了怎么办?

这些担忧其实都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很多人容易用力过度

会容易进入一种“看到问题,就要解决看到的问题” 孩子挑食,那就给他准备爱吃的,不吃幼儿园里的饭,那就吃从家里带的。反正不能不吃

遇到冲突不会表达,最担心的是自己家孩子有没有受欺负。老师有没有照看到位呀?要多照顾我们家的孩子呀

其实这个担忧也是正常的状态。只是这种想法看似在解决“孩子目前的问题”,其实只是把焦虑传递给了老师,并没有站在一个对孩子、对老师都能共同改善孩子问题的角度,去解决问题

情绪传递给老师,老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重点“照顾”这个孩子,生怕再出现一点差错

其实这样长久下去,家庭和老师的关系是不健康的

那怎么办?

换个思路,首先对于家长,对于老师,有一个共识:都不愿意看到身边的孩子受到伤害

一旦小朋友出现类似的问题,家长可以先跟老师沟通,先从老师的角度去了解一下,孩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别着急下“受欺负”的定论

再根据孩子回家的表现,反馈给老师,积极沟通情况,这样会对孩子的成长更有意义

有时候,我们太容易用力过猛,而从未察觉

爱久了,就不容易松手,适当松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惊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