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到大,我就生存在一个这样的家庭,每当遇到一件事情时,我的父亲和母亲,做事情非常的快,事情还没有开始,就结束了。此刻在我的脑海中,有那么一幕,我和我父亲,母亲,三人去逛集市,每当我的母亲想要到集市多买点东西时候,我的父亲,总是不断的催促,说快点啊,快点啊,待会什么的,什么的。
也许从小到大,耳濡目染,随着时间的迁移,我也成了这样性格的人。也许是非常的幸运,我遇到了现在的爱人,篮子,她的性格确与我相反,她做任何事情,确实非常慢的人,特别是在我们两天婚后一年,我们两个人步调非常不一致。在旁人看来,我们两个在逛街的时候,我总是走的最快的,我的爱人常常被我远远的甩在背后,走路的时候,我的爱人常常对我说“你走的太快了”
经过这两年的修炼,慢慢的,我也慢了下来,特别是阅读了,笑来老师的文章,《节奏》突然在我的大脑中,当头一棒,把我这么多年来,这种快的性格,慢慢的降了下来。笑来老师说,我们若是做任何事情,都追求速度的话,都追求结果的话,那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当做需要做的事情,那么人生最后结局,就是生命结束,若是,我们无论做何事情,都追求结果,那就是奔命啊!
当我看到奔命,这个词语的时候,突然间,我顿悟了,在30岁之前,我做的任何事情,都要求很快,很急,不都是在奔命吗?于是,我就在我的手机上,办公室,贴了两个字,第一个字就是“慢”,第二个字“静”,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就是来镇定我的心灵的。
有些时候,由于长时间的肌肉记忆,还是会犯,快的毛病,比如说,我吃饭的时候,我无意中,速度就会越来越快。这个也是需要改掉的毛病,还有就是,当我觉得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的时候,我也会很快速,最后导致这件事情,质量非常的不好,导致领导批评。
再比如说,今天早上跑步时,岳父安排我去街道上取蹄髈,按照以往惯例,早上跑步,我会慢慢跑,边听音频中的逻辑思维,边跑步,但是因为今天早上有任何,我就跑的特别快,音频没有认真听,跑步也没有任何规律。不知不觉中,我又犯了奔命的毛病。
也许意识到这点,和实践真的非常难,可见我需要改掉30年以来,这种肌肉记忆,需要更长的时间。这段时间,我一直在阅读《慢思考》,这本书,让我感到到,为什么我们不能慢下来,那是因为我们将注意力投向结果,结论,而没有将注意力投向于当下,投向于过程。
让我发生变化的是,阅读书籍的变化,让我也慢慢的慢了下来,以前阅读书籍,我就期待能够利用个一两天时间,将一本书,全部看完,现在的我确不是这样想,我会慢慢的打开书,主要的的目的,首先第一遍,我会慢慢的理解文章的含义,用两个关键词来表达一篇文章的,每个段落的含义,当一篇文章看完后,我将所有关键词,复习一遍,再用这些关键词中,某些关键词作为本篇文章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观点。
以上阅读文章的方法还不够,当按照这种方法阅读完一本书后,我会利用书籍中的观点,关键词,来理解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然后再回过来阅读这本书。更为重要的是,我利用的职业的优势,班主任,我会将书籍中的观点,做出ppt,结合学生们生活中的案例,来解释书籍中的观点,比如说《精进》这本书中的,核心区,图层工作法,当我看到这样的高效的学习方法的时候,我就马上做出ppt,将这些观点分享我的学生们,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再比如说,我将《慢思考》中的 思考脑,反射脑,存储脑的一些相关知识,也做出ppt分享给我的学生,让他们了解自己大脑的规律,从而让大脑服从于自己的领导,让大脑不失去控制等。
我们学习知识,不仅仅是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存储在我们的大脑中,还需要锻炼,从大脑提出知识的能力,通过不断的写作,不断与他人分享也是,锻炼自己学习的能力。因此,对于《精进》这本书,陆陆续续,我花了半年的时间来进行阅读,思考,实践,再阅读,再思考,再实践。随着时间的迁移,我相信,这本书的精髓会慢慢的刻录在我的大脑中。同样的道理,当我遇到一个非常好的音频,我也会反复的听,比如说,逻辑思维中的《如何成为一个高手》,这篇文章,我估计,就这个音频我听了不小50遍,罗胖说的任何一句话,我都铭记于心,里面的观点我也在生活中、工作中反复使用。
在生活中,工作中,我们真的不需要很快,我们必须尝试让自己慢下来,我觉得这个也是人的天性,是反射脑的先天遗传的结构,但是我们还是需要克服这种天性,让自己静下来,让自己慢下来。因为,慢下来了,我们才不是奔命,而是在享受生活。
做任何事情,让自己慢下来,将注意力投向于当下,专注于当小,享受做每件事情的过程,要相信积累效应,复利效应,在这一点,在我每天的慢跑中可以体现,在每天的写作中体现。通过跑步让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通过阅读写作,让自己的思维更加的清晰,活得更加的明白。
让自己慢下来,还能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心神宁静,上次听了一个魏书生老师的讲座,魏老师就是一个能够让自己的慢下来的人,他主张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松静匀乐,让身体放松,让自己的心静下来,让自己的呼吸均匀,听听内心的声音,让自己的嘴巴打开,露出自己的笑容。现在阅读的读者,你也可以尝试一下,这真是非常棒的养生之道。我们不能顺应自己天性,让自己的天性奔命,而是需要战胜自己的天性,让自己慢下来。
在《慢思考》书籍中描述,速度是思考脑的敌人,当我们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我们需要让自己慢下来,慢下来,我会有大量的思考时间,因为我们人类的思考脑就是这么个结构,慢下来,我们才能更好的分析问题,更好的解决问题。
2017年,让自己慢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