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两本书,《何不认真来悲伤》和《你会如何回忆我》,淡淡的悲伤一阵阵袭来,觉得人间的温情,总是那么复杂。
这两本书,都太走心。尤其是《何不认真来悲伤》,作者郭强生属于那种人间真实,他细腻敏感的文字里,承诺着对家对自己的认真观察和思考,娓娓讲述着自己内心的波澜。他讲得真切,读的时候很容易共情,那文字也就变得饱满感人起来。
每个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小人。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把内心里面的小人放出来,告诉他受委屈了。我们总是用自己心里面的小人去看别人,用自己虚假的真人看待自己。这种双标的视野,在许多人身中有所体现。极少有人,可以统一公正地看待自己的行为,并不受干扰地做自己,以及对待身边的人。郭强生老师算是其中的一个。
对待母亲,多少好都不够
郭强生细腻的笔触中,他母亲的形象变得非常清晰。
年轻的时候是个大美女,能让画家父亲倾心,肯定是人间尤物般抢眼。她曾在厦门读过一年大学,来到台湾后患了肺结核,并被后母百般为难,练就了一身强硬的生活本领。
她亲妈去庙里出家了,当时她还那么小,而她的父亲家大业大,她变成了众人眼里嫉恨的有一大笔家产继承的孤女。可是她到底也没有过上好日子,在台湾被后母逼得离家租住,传到父亲耳里还是跟人同居……
原本高贵的出身,变成了灰姑娘。
结婚了,家里所有事务,都由她打理。生了大儿子,把老公送出国,自己一个人一边带孩子,一边读大学,一边工作。
偶有写作,一投就中,得了许多奖,还出过两本书。
赚得钱比男方多很多,可是画家老公,好像有许多花边新闻,身边总有许多的风流韵事。他们的婚姻也总是争争吵吵……却最终还能白头偕老。
一个美丽、多才又非常独立强悍的女人的一生,跃然纸上。只是也挺悲哀的,她没有女儿,养了两个儿子,一个不回家,一个不成家。
大儿子去了国外,读硕读博,再也不回来。也从来没有想过,接自己的妈妈去美国,孝敬和陪伴一段时间。就连这个妈妈患癌了,都不曾记挂在心里。而这个小儿子,也是那么优秀,名校毕业,出国留学读硕读博,最后回台在大学里当教授。可是他不结婚成家,没有了给老人承欢膝下的晚年生活。
而他的母亲,二十多年患癌,不断的治疗中,经受了太多煎熬。可是晚年又二次患癌,这一次最终没有挺过来,经受了手术和化疗的苦,人还是走了。
她年轻的时候很多人追,结婚了却并没有享受几年的爱情,她之所以没有在生活面前垮掉,是因为自己优秀、有能力和不甘心。而当她终于由强变弱的时候,她她像也并没有抓住什么珍贵的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如果有,就是这个小儿子兰心惠质,待她百般的好。
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
作者说:人生之苦,得不到是一种,辛苦得到了却发现并非原来的想象,那是另一种。
他从小就把一切看得太真实,从小就会有大人们的思考。
于是,他从来都不快乐。
从孩子时起,他就看到了自己的风情,跟家里的女佣搞三搞四,跟自己的母亲吵来吵去。
他依赖留恋自己的家,总想着住在父母身边,不想成立新的家,不想变成不想变成的人。
他对自己没信心吗?
如同疫情时代,“我吹过你吹过的晚风”变成了一句热词。
我有一点感同身受的是,我固执地变成了跟父亲不一样的人。小时候父亲爱口生是非,话特别多,说一些乱七八糟惹麻烦的话,给我家造成很多困扰;然后父亲也爱喝酒,喝醉了吐得到处都是,四处出丑。他在村人眼里,活成了一个笑话。而我听得最多的,也是妈妈对他话多和醉酒的指责。等我长大了,我变成了一个话很少,从不喝酒的人。我变成了与父亲背道而行的人。
我家里人不懂得,我为何变成这样。我自己也解释不清,也懒得解释。并且长大后我也不喜欢回老家,因为那是父亲活成笑话的地方,许多欺辱仍在。
但是我懂郭强生老师。他对父亲很无奈,没有不喜欢,也没有喜欢。因为这由不得他选择。他妈妈走后,老父亲70岁了又找了一个女人,钱被那女人拿走,人也没有被照顾得很好,却果断地赶走儿子,也不愿意儿子的安排。
结语:
你会为什么样的故事感动,恰可证明你是什么样的人。——我有多不愿意,我还是变成了现在这样的自己。我也听江蕙的《家后》,但是我的家,真的不温暖。
作者讲了多少人不敢讲的真话,比如父亲的出轨,比如亲哥哥的无情。他的文字细腻真诚,多少次被扣动心弦,无语叹息!泪往心里流,有许多真实,令人心痛。原来,我们的生活里,总是有许多的旁观者,他可以如此清晰地看到一个家、一家人的许多问题,但是他无能为力。《何不认真来悲伤》是我今年读过的最治愈的散文,作者果然是大师级的,我没有对其中全体一段话失望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