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成蹊处,
秾华发井傍。
山峰凝笑脸,
朝露泫啼妆。
隐士颜应改,
仙人路渐长。
还欣上林苑,
千岁奉君王。”
――唐.李峤《桃》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
“画阁朱楼尽相望,
红桃绿柳垂檐向。”
――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去津。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缘何处寻?”
――王维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张旭
自《诗经》以下至汉唐时代,桃花都是诗人文士眼中花容娇美的代表植物。
《唐诗三百首》中吟桃的诗篇也几乎都是咏花。
桃花易栽植,结实快,三年就能开花结果,自古以来普遍种植。只是桃花命短,栽种十年之后就开始枯萎衰败,民间称为“短命花”,红颜薄命。
桃和“逃”同音,人们寄希望于桃树,用它来逃凶避祸。
人们相信桃树是树木中的“精灵真气”,所以能压制邪气,辟邪驱鬼。
《典术》: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压邪,此仙木也。
《山海经》说东海度朔山上有株大桃树,蟠屈三千里,有万鬼出入其间,树上住着神荼与郁垒二神人,负责管制众鬼。于是皇帝令立桃梗于门户,上绘二神画像以御恶鬼。民间遂尊桃树为仙木,以桃木做成桃木剑、桃木弓、桃木梳子、桃符等,用来辟邪。
每逢过年我们都要贴春联,“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是啊,对付自己心中的贼:嫉妒、贪婪、骄傲、急躁、惰性、犹豫、懦弱……
谈何容易?
“要保守你的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