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会不会时不时产生这样一种想法:我,是多余的。
#1
小叔家有三个孩子:大女儿,二女儿,小儿子。生二胎时本想生个儿子,结果又是一个女儿。二女儿生的甚是好看,白白净净的皮肤,黑溜溜的眼睛,樱桃小嘴,是个标准的美人胚子哟。然而,这么好看的一个孩子,是“多余”的。
小叔一家在上海做生意,二女儿出生没多久,就被送回老家,由奶奶抚养,大女儿则继续留在上海读书。在大女儿弹钢琴,写书法,去各国游学时,二女儿在乡间田野打滚,在溪流中玩耍。
后来啊,二女儿变得“叛逆”。不过四五岁的小孩,满是心事,总是哭着,喊着,闹着大叫:“你们都不要我了!你们都不要我。”小小的女孩儿,声嘶力竭地叫喊着,甩着脑袋,在街上拼命奔走,我在后面追着,不停地追着,却怎么也追不上。
现在啊,女孩十岁了,不再哭闹,不再“叛逆”,依然一个人被爹妈留在老家读书。每年寒暑假回到爹妈身边,听着爹妈说她大姐有多优秀,陪着她弟弟玩耍,帮家里干各种家务活。她努力变得乖巧,变得优秀,然而还是无法获得她爹妈的一个回眸。
#2
前段时间和小叔一家一起出去旅行,平常生活所需的日用品,小叔他们家一份,我一份,二女儿和我共用一份。
游玩的前几日,二女儿本是同我和祖父一起去吃早饭,而小叔一家还在熟睡。她弟弟问她:“二姐,你怎么不和我们一起去吃早饭?”二女儿没有回答,后面几日却自发地饿着肚子等他们起床一同去吃早饭。
每天早上,二女儿的穿着打扮都会被嘲笑一番。不是善意的开玩笑,而是实实在在的嘲笑。小婶婶和大女儿坐在沙发上笑得花枝乱颤,二女儿双手紧紧扯着衣服,局促不安地站在她们面前,像是一个供人娱乐的小丑。
某日,大家一起去沙滩玩耍。小叔带着二女儿,小儿子坐沙滩卡丁车。一不小心,卡车陷入沙中,二女儿下车帮忙抬卡车,小叔为将卡丁车开出,狂踩油门。没想到,巨大的轮胎卷起一堆沙砾,铺满了二女儿和小儿子全身。小婶婶瞧见,急忙将小儿子抱走冲洗,连多余的一眼都没有赏给二女儿。小叔看见,也未说什么,只是叫二女儿先去取水冲洗卡车。于是乎,二女儿便也乖巧的带着一身泥沙来回奔走取水。
回到家后,我将这些事同堂妹念叨。
堂妹问我:“你知道小D(二女儿的小名)为什么每周都坚持去教堂吗?”
我开玩笑地回问:“难道不是因为可以拿零食吃吗?”
堂妹答:“因为她姐姐喜欢赵丽颖,她每周去教堂签到拿积分,积分够了可以换一个赵丽颖的卡贴送给她姐姐。”
我俩红着眼眶,只觉心疼。可是除了心疼,我们这些旁人又能做些什么?
#3
其实,我觉得二女儿就像是我小时候的一个缩影。我们家有两个孩子,我有一个大我两岁的兄长。因为爹妈忙着赚钱养家,我一出生就被送到别人家抚养,而兄长则跟着爹妈在北京生活。后来,我就在各种三姑六婆家辗转生活,长大。光是幼儿园,我就换了五家咧。
但是,和二女儿不同的是,我未曾有过叛逆的时期,从来都只是静静地呆在一旁,大抵是从小就懂得乖巧的孩子才不会被揍吧。我记得我唯一一次反驳我妈的结果,就是大腿内侧被捏的青青紫紫,一个人坐在地上嚎啕大哭。我爸见了,就是说了“不要哭了,站起来。”便走了。
说起被打的原因也好笑,离暑假结束大概还有一周的时候,我妈要带着奶奶去打针,想要顺便把我送回老师家。我不依,想在家多呆几天,便落了一个遍体鳞伤的下场。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在爹妈面前说一个“不”字。
想来也有趣,回顾已经走过的二十年,关于父母的记忆却极为寡淡。前十二年几乎没有父母的身影存在。小学住老师家,初高中住校,大学干脆去了离家两千多公里的地方。
二十年来,我经常会产生“我是多余的”这样一种想法。我拼命学习拿奖学金,学着烧饭洗碗,将家中的里里外外打扫干净,努力成为爹妈想要我成为的人。
可是啊,无论多么努力,我妈总是能在我做的每一件事中挑出无数错处。她总是对我说:“你看你哥哥......”我也总是回“好”“恩”“我知道了”
我记得在我小时候,我妈对我说的最多的话就是:“你不要老学你哥哥,你要有你自己的主见。”但是每每当我说出自己的想法时,我妈竟能做到次次将我完美的无视。
“觉得我是多余的”。这样的想法很恐怖,但更恐怖的是习惯了觉得自己是多余的生活,习惯了一个人静静的呆着冷眼旁观,习惯了将人划成两个圈,一个圈里只有我,一个圈里是其他所有人。
毕竟,我是多余的,不是吗?
#4
很多独生子女不希望父母要二胎,甚至为了阻止父母要二胎而做出许多过激行为。我猜,或许这些孩子其实是希望有一个弟弟妹妹的,他们只是怕父母有了第二个孩子,自己就成为了多余的哪一个。他们知道多余的感觉很可怕,比身体上的各种伤痛还要来得可怕得多。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父母珍视。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