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食群里一直有妈妈问“我家孩子最近胃口不好,每次吃饭都心不在焉,给她准备的东西也不吃,是不是缺锌啊?”“我家宝宝指甲上有白点,或者有倒刺,是不是缺锌呀?”
我们经常看到广告里这样描述:
孩子食欲不好,吃饭不香,缺锌。
宝宝发育不良,身材矮小,缺锌。
宝宝免疫力差,老是生病,缺锌。
……
孩子不好好吃饭,真的就是缺锌吗?
其实以上这些问题都不是缺锌的典型表现,各种其他因素也会引起这些现象。
光凭以上这些表现,就给孩子扣上“缺锌”的帽子不合适!
就比如,你食材单一,不懂搭配,处理不当,肉质太老,三心二意,习惯不好,吃饭时干扰太多,餐具太丑,颜值太低,老是强迫吃饭……这些都可能是孩子不好好吃饭的原因啊!有什么理由只怪缺锌呢?
宝宝缺锌的症状
宝宝缺锌不能凭单独的一个症状来判断, 是一个综合的表现, 妈妈们可以参考一下这八大症状。
1、食欲不振:进食量减少,出现了厌食、挑食、异食等症状。
2、发育缓慢:体重和身高都比同龄少。
3、免疫力差:经常感冒发烧,或者患肺炎、扁桃体炎。
4、指甲、舌头出现异常:指甲上面长白斑,手指上面出了倒刺,舌头出现红白相间不规则图形。
5、反应慢:注意力集中不起来,记忆力也很差。
6、视力下降:缺锌会导致视力下降,出现近视、散光等眼部病症。
7、皮肤自愈能力降低:伤口很难愈合,同时还患上皮肤病。
8、口腔溃疡次数多:反复出现,无法痊愈。
锌是维持人体生命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小宝宝尤其重要。在宝宝生长发育、智力发育上,锌都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锌元素的作用
► 促进骨骼和主要器官的生长发育。
► 维持大脑记忆、感觉、认知等功能的正常运作。
► 提高免疫力,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减少某些感染或缩短感染时间,如普通感冒、腹泻、肺炎等。
► 促进细胞生长,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 帮助消化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等。
这几类宝宝需要补锌
确定需要额外补锌的,只有四类宝宝:
腹泻的宝宝;
特定的早产儿;
肠末性肢末端皮炎(先天性锌缺乏疾病)的患儿;
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后缺锌的宝宝,医生结合膳食情况、发育指标,以及血液中的含锌量综合判断;
各月龄宝宝锌需求量
摄入过量的锌会出现呕吐、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过高的血锌水平还会抑制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杀菌能力,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容易遭受致病菌侵袭。那么到底适量和过量的标准在哪呢?
**数据摘自《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中国营养学会
我们拿3岁宝宝来说,锌的推荐摄入量是4mg,而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仅为8mg,差距其实非常小。如果我们轻信广告里所说的,胡乱给宝宝喝补锌口服液,稍不留神就会补过量了。下面这图是某知名补锌口服液产品的说明书:
这种口服液每支含锌3.5mg。一个3岁的宝宝,如果按照上面说的每天服用一支,就相当于摄入3.5mg的锌。本来不缺锌的宝宝,给这样强行灌入3.5mg的锌,每天的摄入量轻轻松松就可以达到8mg甚至超过了。所以我们日常通过食补就可以。
0-6月龄:此时的宝宝完全可以通过母乳或配方奶来获得足量的锌;
6-12月龄:这阶段的宝宝每日需要锌3.5mg,每天保证600-800ml奶,再加上一个鸡蛋,一个巴掌大小的红肉(约1两)或者一勺牡蛎粉可以满足每天的推荐量;
1岁后:1岁以后的宝宝每日锌推荐摄入量是4mg,在之前的饮食基础上,多给宝宝准备些海产品和坚果类食物,如牛肉、生蚝、鲈鱼、蛤蜊、基围虾、扇贝,或是每周吃一次动物肝脏。
简单总结:如果担心宝宝缺锌,一般含铁高的食物含锌量也不少,不妨让宝宝多摄入一些动物性食物,保证一日三餐的营养供给。
如何通过饮食补锌
我们平时吃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锌,所以如果孩子缺锌的情况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通过食补的方式给宝宝补锌。含锌量比较丰富的食物有以下几种:
海产品:如生蚝、牡蛎、蚌肉、龙虾、蟹等。
肉类:如牛肉、猪肉、鸡肉等。
坚果:如腰果、杏仁、花生等(建议磨碎后再给宝宝食用,防止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豆类:如黄豆、豌豆、扁豆等。
谷物:如全谷物、强化早餐谷物等。
乳制品:如牛奶、奶酪等。
尽管许多植物性食物,如谷物、豆类等含有丰富的锌,但是其本身所含的植酸会和锌结合成不溶于水的化合物,从而妨碍人体对锌的吸收。也就是说,关于锌的吸收利用率,植物性食物低于动物性食物,所以还是建议吃些动物性食品来补锌。
宝宝是否“缺锌”,应该从饮食、生长发育、健康状况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如果是严重缺锌的宝宝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补锌产品,平时注意饮食均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