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晓文是先坐地铁,再赶公交,为的就是早点到家看到孩子。从79路公交车上下来,晓文觉得头一阵眩晕,车上再多看一眼手机这会儿准能吐出来。
到了家,没想到出差的老公今天比她先到家。老公看了晓文一眼,一边喊“开饭了——”一边调侃晓文:今天你又拖后腿了吧。有些疲惫的罗晓文这会儿根本没有听出老公这句调侃的意味,直接就怼了回去:天天拖后腿的是你!自己难得早回趟家,还说起人家了。一番话连珠炮似的喷出,搞得钱小武一愣,只好僵笑着说:和你开个玩笑都听不出来。晓文这才意识到,自己那不过脑子的老毛病又她妈犯了,自己也不再说话。
饭罢,大家都准备洗刷睡了,儿子聪聪说口渴,钱小武去给儿子倒了杯水,正要递给他时,儿子一个不小心没接住,水打翻了一地。钱小武也不知哪来的脾气,一下子对着儿子爆发了:水都端给你了,一点都不懂珍惜?喝水就喝水,还玩儿什么玩儿!像你这样做事情,长大注定一事无成!去把地上的水给我拖干净!反反复复就是这些话。
一直在旁观战的罗晓文很反感老公这样小题大做,不就是打翻了一杯水么,用得着非要把孩子骂成那样么。他才几岁大呀,你就料定他将来一事无成,这样说话也太过分了。晓文听着就憋了一肚子气,终于还是没忍住,一把把孩子拉过来:过来!妈妈帮你拖,下次注意点就是了。弄好后,晓文把儿子安顿到他自己的床上,儿子问:妈妈,长大后我会什么都做不好么?晓文反问他:这么点小事弄砸了,你相信你就什么都做不好了么?晓文故意用激将法问他,聪聪像给自己打气一样回答:不相信!好了,睡觉吧。
回到床上,小武还在紧绷着一张臭脸。理智点说,晓文是不愿这时候和小武沟通孩子教育谁对谁错这种无解问题的,但她心太急,还是开了口:他不小心打翻一杯水,你用得着发这么大火么?小武翻过脸,用不容商量的口气说:下次我管教孩子时,你不要插手。我想把他培养成男子汉,你是想一直把他当成个孩子养。晓文看着老公那张暴风疾雨前的脸,也放弃了沟通。
两个人都靠在床头,各忙各的,冰冷的气氛很快弥漫了整个房间。
第二天,晓文几次故意拿公司的事情和小武分享,小武都是半答不理。晓文想想就觉得没意思,曾经的自己是那样清高,说出去的话就像发过的誓一样,从未向谁低过头。可现在,说不清是为了什么,为了孩子,为了家庭,晓文觉得自己远没那样伟大,更多的可能是为了生活,为了生活下去,晓文不得不低头。可自己扔出去的橄榄枝人家不接,晓文也决定闭了口,冷战就此开始。
第三天,晓文小武下班回到家,都各忙各的,谁也不理谁,但都在用眼睛余光偷偷观察对方。
第四天,晓文先出门,回来后发现早上晾出去的衣服都收了进来,还整齐地叠放在床上。
第五天,还是小武先到的家,等晓文回来,菜都烧好几个端上了桌,小武像没事儿一样和儿子开着玩笑,逗着乐,但晓文还是笑不出来。
第六天,也不知道是谁先开的口,反正日子又照常生活了下去。
罗晓文很是想不明白,她们之间明明有问题需要沟通,但现在冷战了一周,什么都没解决,又都像没事儿一样继续,她不明白,冷战的意义在哪里?
婚姻中冷战的两个人,应该不会有人感觉冷战很爽吧?如果都不好过,冷战的目的又不是分开,最后还是会和好,那为什么还要使用这种方式折磨自己、折磨他人呢?晓文觉得,做任何事、吃任何苦,总得有点意义才有坚持下去的必要。这一刻,她很难理解钱小武。
如果不是冷战,罗晓文其实很想和老公说声抱歉的,是她不该打破“一方管教孩子时,另一方不要插手维护孩子”的约定。晓文反省过自己:当老公和孩子开撕时,从心理上,她总是无条件站在孩子一方,因为他是弱势。但如果晓文能够站在老公的位置考虑一下,或许她的语气、眼神杀伤力都会小一些。
可惜,钱小武没给晓文这个解释的机会,事情已经稀里糊涂地冷战过去,小武只是不让晓文插手管教孩子,他又何尝体谅过一个母亲的心思。想到这些,晓文还是觉得心冰冰冷。
在中国,自古以来被讨论最多的是婆媳关系,而对于夫妻关系的定义总是很简单,要么是夫妻恩爱、白头到老,要么是出轨、家暴,紧张得不得了。更多的细节谁也描述不清,一百个夫妻就会有一百种关系。社会发展到今天,婆婆不必一定要和媳妇生活在一起,就算生活在一起,独立自主的女同胞也不会再像上个世纪那样和婆婆生出多大嫌疑。反倒是夫妻关系,一言一行,一个语气一个眼神,直接反应着每个人的心里,敏感的人一下就能捕捉到。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关系只会越来越僵。到了互看两生厌那天,伤害的不止是他(她),还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