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17.20: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17.21: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备注:“女”同“汝”。
原句译文:
17.20 孺悲想拜见孔子,孔子以生病为由拒绝了。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取下瑟来边弹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
17.21宰我问:“父母死了,服丧三年,为期太久长了。君子三年不习礼,礼一定会败坏;三年不演奏音乐,音乐一定会荒废。旧谷已经吃完,新谷已经登场,取火用的燧木已经轮换了一遍,服丧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说:“丧期不到三年就吃稻米,穿锦缎,对你来说心安吗?”宰我说:“心安。”孔子说:“你心安,就那样做吧!君子服丧,吃美味不觉得香甜,听音乐不感到快乐,住在家里不觉得舒适安宁,所以不那样做。现在你心安,就那样去做吧!”
宰我出去了,孔子说:“宰我不仁啊!孩子生下来三年后,才能完全脱离父母的怀抱。三年丧期,是天下通行的丧礼。宰予难道没有从他父母那里得到过三年怀抱之爱吗?”
我的学习心得:
1、真性情的人喜怒哀乐能从表面看出来,这样的人真实得可爱。但在表达自己情感的时候,也要注意场合及他人的感受。巜非暴力沟通》中说,我们要觉察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合理表达自己的需求,也要善于从他人的言语中感受对方的真正需求。
2、我现在与父母的关系非常融洽。我不再执着于改变他们,而是接纳他们那一代人的想法,像父母包容倔强的我一样。他们生日或过父亲节、母亲节时,我给他们包红包,陪他们吃饭,让他们高高兴兴。因为我和父母之间,没什么事要分个大是大非,只有这些生活小事,所以,我尽量从细节上去关心他们,他们心情好,身体好,我自己也都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