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行(五)

离开下崦湖,我们往光福老街出发。远处龟山上的光福塔似乎在向我们招手,把车停在铜观音寺前。沿着石级下去,首入眼帘的一座精致的四柱石牌坊,在牌坊上面的额上有“铜观音寺”四个字,旁边的竖柱上有一副对联,充满着古色古香的味道。

据《光福志》记载,宋康定元年(1040)6月,有位村民在光福寺旁取土,挖出一尊观音青铜像,将之敬赠给光福寺。由此轰动吴郡各地,引得八方佛教徒纷纷前来朝拜,“光福寺”因此更名为“铜观音寺”至今。

顺着山坡下行,穿过石牌坊是座建于宋代的石桥。寺桥十分古朴,由武康石雕凿而成,桥身两侧雕有双龙戏凤花纹。历经岁月沧桑,古桥依然挺立河上,迎来送往四方宾客。

过桥即到山门。一对石狮守护寺庙,显得威武庄严。正好是九月十九观音菩萨成道日,香客络绎不绝,山门前摆满了摊位,各式小商品琳琅满目。

山门关着,绕过黄墙黛瓦,从东面一弄堂走进寺院,但见鼎炉内香烟袅袅,肃穆庄严之气似乎包裹了这里的一花一叶。寺内有一棵明代古香樟,树冠像一把具大的伞,为这里遮风挡雨。

从一块简介牌上知道,明清官员前来寺庙求雨,无不灵验。古老的寺庙引来了一波又一波的信男善女,怀着感恩的心,虚诚求拜。

离开铜观音寺,我们往下街走去。

街前福溪河宗宗流淌着,沿街上有许多明清建筑,我们走进了下街18号。

精致的砖雕门楼,显示着这里曾经是大户人家。

群友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回去好好欣赏。

(未完待续)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