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习惯的养成需要21天。我曾用很多个21天做出一些好的改变。
比如在两个寒暑假坚持早起给自己做一份不一样的早餐。披萨、意大利面、水晶虾饺、米线、寿司……我曾尝试过烹饪不同的食物,每天的清晨都有了不一样的期待。渐渐地我深深地爱上这种生活方式。
在雪骤停的清晨,阳光映在积雪上一片莹白。煎烤好的吐司有微焦的烤痕,培根和火腿薄片在煎锅上“滋滋”地冒着热气,洗好切片的蔬菜水果还带着新鲜的水珠。咬一口内馅丰富的吐司,酥脆的表皮和柔软的内里有层次丰富的口感。煮好的奶茶融和牛奶的甘甜和红茶的清香,是这个凛冽的早晨最温暖妥帖的问候。
在淅淅沥沥的雨天,铅灰的阴云让人昏昏沉沉。这个时候煮一锅米线,炝好的汤底放入切好的蔬菜和肉丁,淋入香油和辣椒油。香辣的口感让昏睡的味蕾和毛孔都欣欣然醒来,筋道爽滑的米线和配料丰富的底汤驱赶了阴雨天所有的阴冷潮湿。
在酷暑的清晨,气温还未蒸腾起来的时候。切一块刚烤好的戚风蛋糕,撒一层糖霜,那蓬松细腻的口感让人如坠云端,牛奶的香气和柠檬汁的清新氤氲在唇齿。柠檬片和西瓜丁在红茶里上下漂浮,冰块浮在表面静静融化,那酸甜冰爽的口感从舌尖蔓延到四肢百骸。
爱诗乐·沛克在《忧伤的时候,到厨房去》中写道“厨房是母亲的乳房,恋人的双手,宇宙的中心,”
并非每个人都是吃货,但是没有人能够拒绝食物的诱惑和美拉德反应的美好感受:热咖啡和煮牛奶浓浓的香气、刷着蛋液刚出炉的点心橙黄的色泽和热气、肥瘦相间油滋滋的烤肉和焦黄的烤痕……食物真的有温暖治愈的力量。你或许会忘记很多事,却不会忘记妈妈的饭菜的味道,不会忘记奔波劳碌后捧在手里的那碗面的放松温暖,不会忘记熬夜读书时妈妈端来的热牛奶的回味,不会忘记和朋友看电影时爆米花的香甜。
早餐带给我太多的安慰和陪伴,无论这一天是怎样的沉闷冗长:我不知道这一天是否精彩,但至少它的开端是美好的。无论前一夜经过怎样的绝望挣扎泣不成声,第二天清晨咕嘟咕嘟冒泡的奶香还是会温柔提醒着我你还幸福地活着;入口浓稠的粥所给予的饱腹感还是会给我气力去move on;五彩缤纷的水果和简洁的摆盘还是会取悦我的心情。
或许我不是个好厨师,但至少我是生活好的经营者。或许汤头太咸,鸡蛋太老,面包太焦,但是自己是不会嫌弃自己的。选一套白净素雅的骨瓷碗碟,放一段舒缓优美的Bandari,在餐桌上摆一束鲜花,你是这个清晨的公主。
村上春树曾说,肉体是每个人的神殿,不管里面供奉的是什么,都应该好好保持它的强韧、美丽和清洁。深以为然。纯朴,温暖,健康,大概是家庭手作的意义。
一个人,也要好好吃饭,一个人,更要好好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