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对象
20170731,电话聊一位银行产品经理C(前同事,男,35岁,硕士,重庆),时长20分钟。炒股近10年,目前有自己的投资想法,但对于炒股还处于跟风状态,但信息搜集比较灵敏,非本公司客户。
访谈内容
扬帆的Vati: 目前使用的券商,资金量多大,投入时间情况?
产品经理C:以前用招商,现在用光大,资金量在30万。一直都在炒股,利用空间时间看盘或研究,主要选股渠道还是朋友推荐或跟卖,除了自己投机的股票,很少研究。比较喜欢追热点。
扬帆的Vati: 当初为什么选择招商证券和光大证券?
产品经理C:招商证券是因为当时在外地,工作附近正好有个招商证券就开户了。光大证券主要是朋友推荐的,说可以给一个比较低的费率(万三),目前主要使用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基本不用。
扬帆的Vati: 目前来看哪种情况你会换一个券商?主要考虑的成本在哪里?
产品经理C:一般情况是不会换的了,但是资金量不大,如果有更低的费率或者其他独特的服务还是会考虑更换。
扬帆的Vati: 我们公司的费率可以到万2.5,你会考虑换吗?你说的独特的服务比如是指哪些呢?
产品经理C:我还不知道网上开户直接都到万2.5了,其实也差不了多好。我说的服务比如:选股的功能,指标的详细程度等
扬帆的Vati: 你说的K线详情里面的指标吗?这个你主要关注什么呢?
产品经理C:是的,比如F10里面的数据,比如盘口的数据,反正比电脑端的看起来不全。如果能够保证数据的丰富和准确,我觉得是很赞的。
扬帆的Vati:使用交易软件是pc多还是手机多?
产品经理C:其实看盘主要还是pc的多,一是因为习惯了,电脑上看着也舒服,而是总觉得电脑端的全一些。手机端主要还是体现的便携性,随时能够看。而且交易这些一般都是在手机端了,电脑端感觉太“重”了。
扬帆的Vati:那你平时主要只使用行情、买卖和打新股这些功能?
产品经理C:是的,其他的基本不用。行情也只是偶尔看一下,所以感觉不出来有什么特别的需要。
扬帆的Vati:交易软件的资讯也不看?那你平时怎么进行股票研究和资讯的获取呢?
产品经理C:券商的资讯我只是顺便看一下,不会特别去看。因为我主要是朋友推荐或者其他的,所以一般都是看雪球、东财、集思录这些,没注意券商交易软件的其他功能。
扬帆的Vati:那你觉得目前使用的功能是不是已经完全满足你了呢?有没有哪些地方可以吐槽的?
产品经理C:手机软件使用的不是很充分,目前用的时候基本都能满足。只是总体感觉券商的app互联网化不是很好,投入不足,依然很工具化,很多已经很流行的功能券商一致没有做,比如指纹登录。每次打开都要手动输入密码。
扬帆的Vati:是否已经开通过创业板、两融、港股通等权限?
产品经理C:都已经开了,因为是朋友推荐的,所以比较容易。但是两融和港股通没用。一是因为我不习惯加杠杆炒股。港股通我一般就关注指数,不喜欢直接买卖股票,而且港股通的清算时间比较长,我也比较介意。
扬帆的Vati:这些高阶的金融知识会在券商的投教网站学习吗?
产品经理C:这个我主要还是在互联网站上学的,主要是那里有数不尽的大V持续的产生内容。至于券商的我不是很了解,也没有去发觉过。
扬帆的Vati:是否在金融商城买过产品-基金、银行理财、券商的产品等?
产品经理C:是有关注的。但是基金我还不如到银行买,主要是我看过的基金的购买体验不好,比如信息的展现还有持仓、收益等各方面好像跟熟悉的理财通、蚂蚁这些还是有些差距。银行理财这些肯定也是到银行买,至于券商的固定收益的还是看收益吧,一般关注度不高。
扬帆的Vati:那后面如果需要进行分散的配置的时候会考虑在券商购买吗?还是在银行或者其他渠道?
产品经理C:我现在挺关注风险的,比如p2p我在去年就已经完全不沾了。总感觉券商还是对于产品的投入不足,体验不太好。做的不如互联网平台人性化,很多关心的指标不全。
扬帆的Vati:账户闲置资金主要怎么处理?
产品经理C:国债逆回购,其他的资金一般都是其他平台的货币基金。券商的货币基金我比较倾向于不需要自己动手的那种,这种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的。其他的比如场内货币这些我也没有关注。
扬帆的Vati:是否愿意使用付费服务?
产品经理C:不愿意,也不肯定。因为我的印象中是不能荐股的,一些分析我也没啥兴趣,我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印象或者朋友的推荐。所以不管是付费的投顾或者资讯我都不会要的。
访谈总结
- 投资人其实不关心app的非工具功能,也可能是因为没有高频使用的场景导致他对券商APP并没有深度体验。这也是部分券商进行社交或者内容的动力。
- 随着投资经验的增长,投资人比较关注闲置资金的收益。除了场内的国债逆回购、场内货币基金,券商自己的理财商城还需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场景的挖掘,尽量在便捷的前提下留住客户。
- 针对年轻的客户,因为对手机app的把玩比较多,因为会形成很多实用的习惯,如果券商的app能够紧跟互联网的发展,很好的适应和适配这些互联网化的习惯和操作可能会给用户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