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还是想和大家聊聊我眼中的生动课堂。首先我认为生动课堂,就是以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既是学生学习,也是教师学习,在这样的课堂上,每一个人都能能动的发展。要实现这样的课堂,我们要做到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完善评价体系,改进教学管理,发展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
怎么打造呢?采用逆向设计的思维方式,从生动课堂想到达到的学习结果开始思考。其实,就是做到新课标里所说的“教学评”一体化就行。我将其概括为三个变化:一是教师理念的更新,二是学习方式的转变,三是教师行为的转变。现在先请大家看2位教师的循证报告数据:师生交互数据、小组讨论数据等,可以看出教师已经在让位,学生学习占课堂的主体;再看教师行动轨迹,教师已经开始走进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由原来的教学指导者成为了参与者;最后来看教师的提问,记忆型次数减少,高阶思维的提问在增加。这些都说明,教师的行为已经在发生改变。
其实,学习的方式,教师的理念都已悄然发生了变化。
相信寒假大家所读的书,过去我们坚持做的循证课堂与小组互助合作教学的研究,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课堂的变革,只是一切都是静悄悄的,潜移默化的。
那么,今天我们再次强调,借助数字化赋能生动课堂的实现,赋能教师专业成长,相信已经很有信心了,那么咱们的内在动力就更强了。因此,这学期我们全校将继续持续深入做的:就是全校开展互助、协同学习的合作学习教学,那就是备好一节课,完成角色转变,学会合作学习的技能,建全评价方式。
让我们发自内心关爱学生,亲近学生,研究学生;尊重课堂,敬畏课堂,研究课堂,用AI赋能“生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