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没有,在电视里看到骨瘦如柴的小动物,或者吃不饱穿不暖的山区小孩,总会心里难受,然而当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看到这样的新闻的时候,就不会有那么强烈的同情心了。甚至彻底没有感觉,直接当做没看见。
这就涉及今天谈论的话题:同情疲劳。图兰大学创伤学的研究所主任查尔斯·菲格曾经下过一个定义——由于长期承受同情心的压力,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了疲惫和厌倦导致功能失常。
在人群中,这种情况最多见于医护人员,由于工作中见惯了生老病死,医护人员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导致了对患者产生了淡漠的情绪。现在由于媒体发达了,经常见到这种消息,导致普通大众也产生了相同的同情疲劳,对别人遭受的痛苦麻木不仁。
这其实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就是当一类问题不断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然而由于同情疲劳,大家都无视这类新闻,导致长期存在的社会问题没人关心,更不要说去解决问题。而媒体为了吸引流量,就通过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报道,这就让人的同情疲劳程度更加深。
在这样一种趋势下,会不会有一天任何负面新闻都不会引起人们的内心产生波动,那么这样算是一件好事吗?
同情疲劳最大的麻烦在于人们对社会问题熟视无睹,没有解决问题的动力,例如新闻爆出了校园虐童事件,通过网络传播,大家对于校园安全问题更加重视。可是如果有一天,大家都对这类消息无动于衷了,那么社会问题会不会愈演愈烈呢?
然而同情疲劳也不完全是坏事,它可以让决策者不受同情心的影响,做出更加理性的决策。美国学者巴特森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实验对象被告知又一个谢里的男孩儿生命垂危,假设你是医院领导,你是否会决定立即送男孩儿进入重症急救室抢救。
此时医院还有很多孩子等待抢救,如果决定让谢里立即抢救,可能会耽误别人的孩子的治疗。实验对象分为两组,第一组的“领导”会观看谢里的录像,第二组只会根据现有的客观资料来决定,结果第一组选择让男孩儿立即治疗的比例高达70%,是第二组的三倍多。这个实验充分说明,在面对具体的人物和故事,我们的同情心要强烈得多,正是这样,人的同情心才会被操控,也就显得不那么可靠了。
以上就是小编对这个话题的分享,希望对你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