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让人好好的听你演讲,并不只是拍拍桌子,说几句恐吓或者“善意的提醒”就行,而是你要讲的能直达人心。
我听过一副官腔的领导报告似的演讲,也见过所谓的讲师使劲儿打鸡血,更见过一上来先哭哭咧咧的情绪感染一波的分享者,我不是否认他们的演讲内容和技术,只是,实在无法引起我的兴趣。
现实中的教导与分享也是这样,如果不能给他看到实际的东西,产生内心共鸣,提起他的兴趣,那他至始至终也不过是为了尊重你,才坐在那里,看着你夸夸其谈,却心不在焉的想着晚饭吃什么。
老妈曾给我推荐听起来就感觉特古板的一本书,她说书多厉害,作者多厉害,被书影响的人多厉害,但我依旧觉得,这些追捧,对于我看这本书并没有多大意义。
我待她说完后,思考了一下,告诉她:“这本书我并没有兴趣,因为别人的成就,始终是别人的,我甚至不知道他们长什么样,所以你夸的天花乱坠,又有什么用,他们经历无疑是水中月,我们看到的都不一定真实,老妈,你该说说你自己,我只想知道你看了这本书,有什么收获,毕竟我离你那么近,我看得到你,我了解你,也知道你哪些改变是我所向往的。”
还有一个例子,是我自己,我以前总拿领导举例,开导新来的,对工作失望的师弟师妹,结果听众只觉得领导高不可攀,就该那样,没法比,后来,我拿和他们遭遇一样,刚进公司时的我的举例,他们却总是听的津津有味,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经验。
演讲也是如此,你夸天夸地甚至向不认识你的人夸自己的成就,以此为例,有什么效果?但是,如果你举一个他们都熟识且同等遭遇的人为例子,就会引起他们的共鸣,引起了共鸣,那一切都是简单粗暴。
对牛弹琴,琴声再好听有什么用?还不如喂他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