赧王下五十三年(己亥,公元前二六二年)
武安君伐韩,拔野王。上党路绝,上党守冯亭与其民谋曰:“郑道已绝,秦兵日进,韩不能应,不如以上党归赵。赵受我,秦必攻之;赵被秦兵,必亲韩。韩、赵为一,则可以当秦矣。”乃遣使者告于赵曰:“韩不能守上党,入之秦,其吏民皆安为赵,不乐为秦。有城市邑十七,愿再拜献之大王。”
被逼无奈,这也算是无奈之策。
赵王以告平阳君豹,对曰:“圣人甚祸无故之利。”王曰:“人乐吾德,何谓无故?”对曰:“秦蚕食韩地,中绝,不令相通,固自以为坐而受上党也。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秦服其劳而赵受其利,虽强大不能得之于弱小,弱小固能得之于强大乎!岂得谓之非无故哉?不如勿受。”
平阳君看到了韩国此举的真实用意“韩氏所以不入于秦者,欲嫁其祸于赵也”,在这件事情上他的判断是对的。
王以告平原君,平原君请受之。王乃使平原君往受地,以万户都三封其太守为华阳君,以千户都三封其县令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
很显然,赵王虽然问过平阳君,平阳君也给出了符合实际的分析,但赵王其实心中有不同主意,才会再问平原君,只不过是希望从别人嘴里说出自己的想法而已。赵胜去接受土地,遂有两年后的长平之战。
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忍卖主地而食之也!”
冯亭不得已归赵,心中的痛苦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