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二十多年来,每年春节期间,我总有几个固定的仪式,兹举二例: 一是吃年夜饭之前,写好琥珀,连同冥-币、黄纸一起烧掉,以祭父母;二是初四晚初五晨的零点在户外遥祭列祖列宗并且迎财神,风雨无阻、冰雪无阻。
以前户外祭祖是在单位的运动场,2020年冒出了新-冠,到处闻-之-色-变,开始围-追-堵-截,春节期间的单位封-闭,我就选择我们小区后面相对开放的生态城,这几年就习惯到那儿了。昨天也是如此。
23:12,就出门了。之所以早一点出门,主要是想走走路,活动活动筋骨,顺便把“学习强国”里面走路的2个积分完成。
23: 25,绕过地铁口,顺着另一小区外马路走,到达生态城。一路上,感觉有点冷。其实,温度不算底,恰好这两天温度有点反弹,这个时候也有7度。为什么觉得冷?俗话说: 穷的是债,冷的是风。出门就觉得风不小,而生态城里比较空旷,有一些高楼,穿堂风把棕榈树吹得呼呼作响。我赶紧把羽绒服扣紧,再把围巾围起来,力争做到密不透风。
23: 29,我在十字路口附近的马路上跑了一会,看见有公交车经过,里面一个乘客也没有。然后,我步入生态城。只见生态城里写字楼灯光暗淡,大过年的,员工都不用上班,显得很是孤寂。里面没有行人,只有路口的岗哨有人在值班,倒是呼啸而过的小汽车比生态城的人还多。离零点还早,我就这里走走,那里转转,感觉还是冷。于是,我加快了频率,相当于疾走或慢跑。一来二去,觉得脊背有一股暖流。如此看来,有风则冷,动则不冷。
23: 50,最后一辆公交车经过,也是空无一人。这个时间与我去年见到的最后一辆经过时间几乎是同一时间。由此我有几个感慨: 一是现在的城市公交,包括公交车、地铁、轮渡等,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实现了精确运行;二是即使空无一人,也要履行与市民的约定,不能偷工减料;三是即使春节期间,也有夜间运行,一般就是持续到深夜十二点。应该说,城市公共服务比较到位,相关工作人员辛苦了。
23: 55,鞭-炮声开始明显响起来了。上海能够燃-放的区域是外环线之外,而生态城是靠近内环线,中间还隔了一个中环线。相隔这么远,竟然还可以听见,可见远方必然是轰-隆-隆的。
24: 00,鞭-炮声此时如闷-雷,声声入耳。我面朝父母长眠的西方,立定、闭目、深呼吸,双手作揖,连续六十次,然后许愿,期待新的一年安然无恙,顺顺利利。
(拍摄于2025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