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时,对自己阅读过的名著有过一个盘点,结果是有很多名著只是在课本里读过片段,或者仅仅是听到过名字,却从来没有近距离的与他们接触。
这其中就有老舍先生的作品。《骆驼祥子》《茶馆》《龙须沟》《四世同堂》都没读过。
周末在家,翻出来妹妹当年上学时的语文课本,里面有老舍先生的经典剧本《茶馆》,读得津津有味之时,发现只有一幕,于是又在网上找了全本来读。
三幕剧,加上剧前介绍及换幕时的快板,带我回到了100年前的旧北京,看到了那时的人间悲喜。
说是人间悲喜,很不贴切,因为民国时期的那座茶馆,只有悲而没有喜。
王利发精通世故,才保着自己父亲传下来的茶馆在战火纷飞中屹立不倒。三幕剧从民国百日维新失败,到日本投降,这期间有卖儿鬻女的,有旗人从遛鸟到要饭的,有宪兵队到处抓人收贿赂的,有乱世二流子趁着国难发财的,更多的是因为战火而离开家园的难民,连口吃的都讨不到。
最后,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活着为自己撒下纸钱,说尽了那个动荡年代平民百姓的艰难困苦,也说出了老百姓的心声。
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可是,日本人在这儿,二拴子逃跑啦,老婆想儿子想死啦!好容易,日本人走啦,该缓一口气了吧?谁知道,(惨笑)哈哈,哈哈,哈哈!
而没有经历过的人们,真的很难体会。
现在我总是有困惑,在如今的和平年代,很少有人回去翻看那些经典的反映时代特色的作品。就像很多家长买书,最畅销的永远是儿童读物,读本、教辅,愿意自己买书自己找些名著的人真的少之又少。
而孩子们只能在课本里去了解那些他们不明白父母也不明白的历史,到最后,也许就会像我一样,没有接触过,很难体会到,电视也不演,演了也不会看。
那么,那个血腥的年代,也许就这样过去了。戊戌六君子、百日维新、义和团,这些跟我们新中国息息相关的历史结点,也许就跟秦始皇扫平六国、统一度量衡,李世民玄武门兵变、赵太祖黄袍加身一样,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了?
可是我总觉得不应该是那样的。就像我们每个人的家族,说道是百年前的祖辈,谈论他们会跟说别人家的事情没太大差别。可是说起我们的父辈祖辈,就会发自内心的表达出这是“我家的事情”。
对于我们的历史应该也是这样,我们对近代史与古代史的态度应该是有区别的,因为距离我们更近,对我们的影响也就更大。
感谢老舍先生留下这样经典的文字,让我能够近距离的了解到几十万一平米房价的帝都百年前的模样。了解到在清帝退位、袁世凯登基、张勋复辟等等一系列著名历史事件下,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遭受的罪过。
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
王利发的盼望,在那个时代,永远只是盼望了。我也很庆幸,一百年后,我们真的能活在他梦想中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