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梅艳芳》有感:
今天没有干活,做了一段时间的双十一快递兼职,今天想休息一下,觉得没什么可打发的,便买了一张《梅艳芳》的电影票。说实话,我对梅艳芳的一生了解不多,只是过去听过她的歌曲,看过她的电影。那时候还是买磁带听歌,当年很多可以播放磁带的收音机,又可以听广播,又可以插进磁带,那个年代粤语歌在内地很流行,由南到北,北方人称为“南音北伐”。除了粤语歌还有闽南歌,不过不如粤语歌更能风靡全国,香港很多粤语歌被大家津津乐道,台湾的歌只能是国语歌被争相传唱,像孟庭苇的歌就很好听,还有小虎队的歌,闽南歌很快就铩羽而归,折戟沉沙了。对上个世纪走过来的人来说,很多值得自己怀念的东西,其中就见证了文艺的复兴和衰败,至于为什么会衰败,这是敏感的话题,大家都知道,只能选择沉默和接受。那个年代不仅是港台诞生了大批的歌星、明星,内地也出现了很多音乐人,可内地的音乐只是昙花一现,港台的不仅会唱歌,还能表演,一些人还坚持到现在,内地的那些歌手能坚持到现在的寥寥无几。内地的衰落和消亡很大原因是内斗,香港就一个圈子,城市就那么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大陆幅员辽阔,自然是门派林立,显赫的就是京派,很多人都想融入京圈,也很多人被京圈给打压和排挤,刀郎和田震就是其中的受害者。
看这部电影不仅是对梅艳芳的哀悼,也是对粤语歌的缅怀,以前大街小巷都在播放音乐,其中就少不了粤语歌,很多好听的歌曲真是百听不厌,现在听起来还是很舒服。比如有一个视频,是香港群星在合唱《漫步人生路》,里面有很多自己熟悉的面孔,其中就有梅艳芳,大家一起唱这首歌,我听的也很激动不已,当年的香港真的是文艺的盛世。我也是听粤语歌长大的,它也将陪伴我的一生,现在很多年青人都喜欢听古风歌曲,我也喜欢听,古风歌曲能感受到古代的诗情画意和金戈铁马,可现在的音乐基本都是自娱自乐,都是自费录制,然后上传到网络,为大家提供无偿服务,像当年那种现场演唱会的盛况,只能是上一辈人的回忆,年青人应该感受不到那种疯狂和气愤。当年我在福州,有一场演出,听说陈小春会来献唱,我和几个合租的舍友中午就混进现场,躲在顶层,直到快开始的时候才下去,还担心会被查票,不敢挤到最下面靠近舞台的位置,只能在很上面的位置,下面喊明星的名字,我们在上面也看不清人脸,只能跟着喊。
电影里梅艳芳被问到16岁,让她用歌曲或歌词形容她自己,如果是我给自己形容,我的歌曲会是郑智化的,因为那个时候我在乡下饱受闽人的精神摧残,郑智化的歌又恰恰是反叛的,所以用他的歌曲形容自己是最适合了。当年梅艳芳去世后,我看过一些报道,其中就有在她房间找到一张照片,是她和陈百强、张国荣的合照,这三个人都匆匆的离开了这个世界,梅艳芳是最后离开的。对梅艳芳的选角我没什么意见,对张国荣的选角就有些不适应,可能是张国荣的真人影像太深入,其他的脸难以接受,容易觉得不真实。我想到小虎队里的陈志朋,我觉得他演张国荣就很像,可能是年纪大了,演不好张国荣年青的样子。电影里张国荣出殡的车上有张照片,那是电影《金枝玉叶》的照片,张国荣自杀的消息传来,当年在内地也是很让人震惊,很多人特意去买他的歌曲留念,我也心血来潮,买了他的一些磁带,还想买他的海报,就是电影这张,问了几家都说没货,或说被人买了。电影最后梅艳芳唱了一首《夕阳之歌》,这同一歌曲有不同版本的歌词,粤语还有陈慧娴的《千千阙歌》,张国荣也唱过陈版,梅艳芳这首更让人热血沸腾,毕竟那是《英雄本色3》的主题曲,这歌也像是香港的挽歌。
今天的观影却发生了让我愤怒,又不敢生气的一幕,电影开始后,进来了五个人,是年青人,特意坐到我的背后,不仅大声说话,还故意踢我的后座,时不时的踢几下,整部电影的时间有多久,他们就这样大声说话,踢来踢去,还故意跺脚。很明显,他们是故意的,是想把激怒,然后一块对我拳打脚踢,这些人是被人安排进来的,他们有五个人,我当然不敢反抗,我又不是奇异博士。没素质,没教养的野蛮人在福州很多,对我文艺激情的扼杀何况在我小时候就发生了,电影里的梅艳芳敢于坚持自己的梦想,唱到生命的最后的一刻,我想我也能坚持到最后,不会因为当地恶势力的骚扰、破坏,就放弃对文艺的爱好和追求。电影里张国荣说的话很让我感伤,他说自己没做过一次坏事,为什么会变得这样,他形容的是很多人嫉妒他,对他的中伤和暗算。张国荣唱过《沉默是金》,这首歌就唱出了他的现实,被人诬告和谣言,只能从书籍里寻找安慰。我何尝不是这样,一生也饱受别人的精神摧残和流言飞语,就是不让我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我已经近二十年来都是依靠古籍书来安慰自己,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人的故事都是如此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