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武冈桃源与《桃花源记》人物故事全吻合
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简称陶公、桃记、诗记,下同)是虚记,还是实记?千多年争论不休,故此引出千年桃源之谜话题。争论的焦点是无一处桃源与陶公笔下实景、人物、故事完全相吻合,自然形成了虚记与实记两大观点,虚无观点说陶公误入墓穴鬼神界,看到的是人类社会没有的虚幻。实记观点列举一两处实景,用“组词”牵强附会与桃记去契合,正因为无全吻合的桃源,互相否定,又各自佐证。组词佐证观点,被虚记观点一票否决。所以,要考略佐证陶公桃记、诗记的真谛,必须着眼于桃记、诗记字里行间本意,才是解读钥匙。本人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东晋时期湘州邵陵郡都梁县(后改武刚县、武冈县)儒林武陵乡桃源景色、人物、故事完全相吻合之门,捧给诸位看分明。
首先说景色的吻合,景色争论,可以说全国各地“桃源”势均力敌,无人谦让,所以景色不是关键,权且按下不说,见下图素描,一眼观之便可。
二说陶公桃记、诗记中的武陵渔人,这在桃记中是关键人物,传统解释为“武陵郡渔人。”因此武陵郡常德桃源以此为依据压倒群雄虚记、实记两观点,但虚、实两观点者最不服气的就是常德桃源,无一处实景与桃记笔景相符,除武陵郡渔人注解外,再无一人物故事与之吻合,且常德桃源在东晋陶渊明写《桃花源记》前叫沅南县。唯独武冈县(武冈字通武陵,汉语如冈如陵),且陶渊明近祖太爷陶侃为官武冈县令,县治所衙门府叫武陵城,坐落在儒林武陵乡境内,为武陵井(与岳阳柳毅井、长沙白沙井齐名)立石碑至今尚存当今县城西门(见下图照片)。唐代延续武陵城、儒林武陵乡名,以王昌龄诗《武陵春色》为证:“红绽天桃缀小春,清深甘井艳浮新:东风阅尽娇花面,不见渔人更问津。”诗中甘井注解为武陵井,渔人乃武陵乡渔人。宋代诗人陈与义居住武冈10年,写下《武陵春色》诗为证:“当日仙源路已迷,武陵何事又名题。料想洞口春常在,流水桃花过此溪。”明代诗人熊昱作《武陵井》诗:“源头仙露白云连,浩荡春光有品题。阮肇刘晨何处去,桃花流水出此溪。”上述三诗载入宝庆、武冈地方志,说明唐宋元明时期延续武陵城、儒林武陵乡名称。1945年4月,雪峰山抗战,雪峰山主峰(海拔1934米)在武冈县境内,是雪峰山战役主战场,武陵城(县城)国军74军158师172团1营与黄埔军校第二分校学生大队,以及共产党湘桂黔游击队等武装,联合守城7天7夜,日军68师团3万兵力攻城,武陵城岿然不动,创建了军事奇迹,载入抗战史册。1949年10月14日武陵城(县城)解放,儒林武陵乡一分为二,改成龙田乡、新东乡,武陵里改成同保村,武陵乡、村之名这才成为了历史。那么这个武陵渔人是武陵郡渔人?还是武冈字通武陵渔人?或者是儒林武陵乡、武陵井、武陵里渔人?就不言而喻了。
三说桃记:“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这里的“先世、妻子、邑人”是何许人?传统的解释为“躲避秦时战乱之人,携带妻与子,和同县的人来此绝境隐居。”这种解释是断章取义误解。陶渊明就是担心有人断章取义曲解他的本意,所以才在诗记里补记:“赢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器外。”这就很明确了,不是避秦时战乱,而是躲避赢氏秦始皇乱(违背)天纪(人类生死自然规律,寻找不可能有的长生不老仙丹),避其世的是贤者方士(卢生、侯生)带着妻与子隐居绝境。邑人本意是官职名,官人、长官,以及长官能管到节制的人员。怎么证明卢生、侯生、以及奉秦始皇圣旨追杀卢侯二生的长官将军们一起隐居在桃源绝境呢?这就要搬出史记佐证了。《湖南考古略》记载:“卢生、侯生,(秦)始皇遣入海求神仙茶,不获,遁居邵陵云山。”此记建制名有误,西晋时才有湘州邵陵郡,秦代为黔中郡,西汉高祖帝五年(前202)改黔中郡为武陵郡,应为卢生、侯生遁居黔中郡云山。云山是雪峰山脉第三高峰,都梁山是云山下一个如冈如陵的小山。贤者方士卢生、侯生知道求不到长生不老仙丹妙药,害怕秦始皇杀头,逃遁躲避在黔中郡云山下都梁山武陵桃源。秦始皇对卢侯二生逃遁大怒,坑杀了463名方士,派遣陶、邓两位将军率军追赶,限期缉拿归案。卢侯二生看到陶字、邓字帅旗飘扬在云山下武陵桃源,不跑反喜,因为按秦国法度,陶、邓将军追到云山下武陵源已经超过期限,也是死罪。卢侯二生便游说陶、邓将军,与其四人都回去送死,不如就在武陵世外桃源苟且偷生。陶、邓将军也不想死于法度,决定与方士卢侯二生留在云山下武陵世外桃源里。正因为是隐居,不敢公开身份,又要让他们的后裔记住他们四人的来历,就在云山道上立了两块石碑:“秦人古道”代表卢侯二生,“逃遁将军”谐音陶、邓代表二位将军。陶公桃记说的武陵渔人见到的是先世(卢侯二生)邑人(长官,以及陶、邓长官所节制的士兵)后裔。所以陶公在诗记里质问曰:“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器外。”敢问游(游荡遁居武陵)方士和邑人的后裔们,你们现在了解多少世外尘埃之事啊?由此可见,陶公诗记把桃记武陵渔人见到秦人方士、邑人后裔情况补记得一清二楚。(秦人古道、逃遁将军碑记见下图)。
四说桃记最后有两个人物,都是找不到盛世桃源之人。一个是高尚士刘子骥,另一个是太守(吕岳)。高尚士刘子骥传统解释为陶渊明一个远房亲戚。那么刘子骥是陶渊明什么远亲呢?陶渊明太祖爷陶侃41岁才在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出仕求得第一官武冈县令,在坐船沿大溪河逆流上任时,距离武冈县衙门15里的石羊渡驿站洪水中,救起了一个十来岁孤儿(父母在洪水中淹死)收为养子,因此武冈县民众流传陶侃为父母官等诸多故事。小孩姓刘,是武冈县威溪河边人,陶侃给小孩取名刘威溪。陶侃去长沙、武昌任太守、荆州任刺史还带在身边,养子刘威溪长大后,陶侃给他在荆州南阳郡找到一份师爷幕僚差事,刘威溪安家南阳,刘子骥是刘威溪孙子,刘子骥父母英年早逝,为爷爷刘威溪养大,比陶渊明小10岁同辈,也是一个很有学问的年轻一代高尚士才子,曾与陶渊明一起上衡山、奉家山(雪峰山西麓)采药旅游写生,只可惜刘子骥20岁就英年早逝。陶渊明为他惋惜再也找不到回老家武冈县威溪河的路了,埋怨他病终无缘问津祖籍而不孝,只好代替刘子骥问津祖籍拜祖。
第二个人物是邵陵郡太守吕岳,陶侃为武冈县令要创办第一所县学宫,需要八万贯铢钱,向郡府太守吕岳申请:“风化之本在乎人伦,人伦之正在乎设庠序(学校)。崇重庠序,教养人材,惠之渥也。故愚将置县学,所需铢钱八万贯(一千个铜钱为一贯),敢翼蠲(juān)免输课为拜。”太守吕岳不给一文钱,还把陶侃恶训一顿:“庠序教化,明德知礼,圣人之至也。然物有大小曲直,置有轻重缓急。汝为县令,然先不问政而问学,岂非舍本逐末也哉?”陶侃不得已在民间筹集4万贯铢钱,缩小规模创办了武冈第一所县学宫。陶侃养子刘威溪在县学宫启蒙读书,成为老一代高尚士。太守吕岳恶训一顿尚不解恨,还将陶侃撤职罢官,《晋书·陶侃列传》记载:“黄庆为吏部令史时,举荐陶侃做了武冈县令。在任期间,受到太守吕岳排挤,就(逼着陶侃)辞官归(退回),再当了个郡小中正官。”好在陶侃撤职罢官后得到荆州刺史刘弘重用,才有陶侃升为偏将、太守、刺史、大将军、太尉、大司马后话,创建了一代历史功绩,成为东晋开国元勋。而吕岳却一生碌碌无为,名落孙山,当然看不到陶侃创建的路不拾遗的盛世桃源神界。刘子骥看不到悠然自乐的盛世桃源是因为“寻病终。”而太守吕岳则是昏官,发现不了陶侃千里马。桃记高尚士刘子骥、太守吕岳史记确有其人,不是虚构鬼神界人物,所以虚无观点不能自圆其说。
五说陶公诗记中人物故事:“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这两句传统解释为秦代至东晋五百多年历史,一朝出桃源见到大世界。这是凭空想象的误解,陶公不可能一篇时间、地点、人物之记,记出五百多年历史来,那就真成为遥寄了。陶渊明本意是讲述武陵城发生的一段传奇故事。三国时期的武陵郡太守黄盖仅有五百兵力,奇袭跟踪,利用智谋,隐蔽城内,敞开城门,放进一半武陵蛮反贼,再关门灭贼,斩杀数百人,诛杀了武陵蛮头领,打了一个春夏的武陵蛮战斗,却在今朝武陵城平定了几千武陵蛮叛乱,使神圣的武陵郡界安宁下来了。《三国志·吴书·黄盖传》有这一段记载。
六说陶公诗记最后以自己结尾:“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此句是全篇文眼,把这一句解释清楚了,全篇就迎刃而解了。传统的解释是陶渊明“踏着清风,高飞去寻找与之契合的朋友。”把寻吾契解释为寻找朋友,这是千年桃源之谜的祸根,因为朋友海阔天空,全世界范围内都可以是陶渊明要寻找的朋友。组词契合完全偏离了陶渊明寻吾契本意。契(xie)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字词,本意是一个人物契,是黄帝玄孙,赐子姓,子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封在商地(丘)为商族、商汤始祖。殷商子姓分陶氏、施氏、繁氏、樊氏、饥氏、终葵氏、锜氏七大分支,陶姓位列商族之首,故陶氏吾祖契也。黄帝与子契,是太祖玄孙辈关系。陶渊明与陶侃也是太祖玄孙辈关系。很明确,陶渊明元祖子契,近祖陶侃,很完整的表示“怀着急切的心情踏着清风,高飞来到武陵桃源这个地方,寻吾契——近祖陶侃为官武冈武陵城(武冈县衙门治所)之足迹。”这就是陶渊明寻吾契(祖先)本意,把自己的乌托邦理想王国寄托在近祖先陶侃第一官府之地的真谛。这就具有唯一性,近祖先陶侃为官武冈、长沙、武昌、广州、荆州等地,唯独第一官府叫武陵城,且在儒林武陵乡境内,亲手立武陵井石碑,创办武冈第一所县学宫,景行杏台大门前栽种两棵银杏树载入史册。武陵城距离武陵村桃源7里,有七里溪河沿溪行,舍船口入可达。陶渊明寻吾契本意确定了,那么其他争议之桃源有陶渊明吾祖契(近祖陶侃)之为官足迹吗?
以上六说,陶公桃记、诗记中人物武陵渔人、高尚士刘子骥、太守吕岳、避秦乱的先世贤者方士卢生、侯生、邑人长官陶、邓将军、黄盖五百兵灭几千武陵蛮之人与事,唯有武冈云山下都梁山武陵桃源全部吻合,有史记佐证。其他所谓桃源无一人物故事与之吻合。 故此,陶渊明千年武陵桃源之谜大白于天下。
(铁道作协:黄祥明\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