癔症型人格的几个特点:
(1)、情感浓烈
(2)、在意自己
(3)、易受暗示
(4)、受文化色彩的影响
1、癔症型人格通常表现为高度焦虑、情感浓烈和过度反应,尤其在人际关系当中。
2、癔症型人格的气质特征包括情感强烈、极度敏感和喜欢社交。
3、癔症人格的个体一般使用压抑、性欲化和退行等防御机制。他们的付诸行动是用于对抗恐惧,恐惧对象常常是幻想中的强权或来自异性的威胁。
弗洛伊德认为压抑是癔症最基本的心理过程。
弗洛伊德发现,当患者的创伤性回忆中呈现出当初的情感反应后,便可以起到“宣泄”的作用,癔症症状也会随之消失。
从人格结构的角度来看,这种冲突可被视作本我与超我力量的抗争。压抑能使冲突暂时处于某种平衡,但如果缺乏恰当的途径疏导和利用,这种冲突一定会“卷土重来”。
4、癔症个体往往觉得自己身处强权之下,势单力薄,因此而谨小慎微,幼稚地勉强应对。
对于表演型个体而言,反复确认与所恐惧的异性对象拥有童颜的权利和地位,就能获得自尊,癔症型同性恋个体也会畏惧同性中的权威形象。
5、癔症人格内驱力强烈而伴有情感,以及因性别而强化的口欲期和俄狄浦斯期冲突,自我苛求表达,长用压抑、性欲化、退行、付诸行动、解离等防御机制,客体关系,父母往往自恋兼具魅力,对子女照顾不周,所以患者容易将早年客体关系强迫性重复于今后的人际交往中,以及自体弱小、缺陷、低自尊,性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