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总会有意无意的听到或看到“互联网原住民”这个名词,现在一般都将其理解为“土生土长”,也即生下来就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这么一些人。这样理解好像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实际却没有正真理解这个词语的价值。
❏ 互联网人
原住民并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在殖民运动兴起之后才出现的一种代称,即新来者对这片土地上原来居住者的统称。那么这里的新老并不是以“土生土长”为依据的,而是先发现先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就被称为“原住民”。所以“互联网原住民”既然也是“原住民”,就应该从创造互联网的那一群人算起,因为他们就是第一批发现并“居住”在互联网上的人。
如果说先住在这里就是原住民,那么又如何区分呢?毕竟谁都可以声明自己是任何事物,但是哪有那么简单,说是就是未免也太不科学了吧。所以原住民更重要的是本身的特质,这种特质与其它事物有明显的区别,而这些特质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自然特征与文化。自然特征就是人种(当然人种只有区别没有贵贱),对于互联网而言,就是会上网的人(就是你,没错)!
但是,光会上网就能被称为原住民你是不是很不服,毕竟对门的大妈现在也在聊微信哩。所以,原住民更重要标志是他们的文化,这就是为什么咱们五十六个名族一眼就能被认出来的原因。在互联网,其自身文化还是起源于它的创造者们,因为他们定义了互联网应该是什么样子。
❏ 互联网精神
写了好多终于可以开始说说什么是互联网精神了,当然,对于互联网精神的解释早已有之,但是我觉得真正理解了它还只是最近的事,因此以下都是我个人的一些理解,与其它解释并不冲突哟。
我将自己所理解的互联网精神总结为以下四点。
开放:对于原住民来说,开放的意思就是敞开心胸,保持空杯心态,迎接未知。也就是说,只有承认自己并不是无所不知,才能接受别人帮助,只有时刻保持好奇心,才会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如果不开放,又怎么能够“联网”呢?
平等:互联网包含了平等,在里面的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每个人在这里都可以平等对话。特别是现在自媒体火热的现在,更能体现这一点。在互联网里,你可以选择断网,但不能选择别人不发声。
分享:对于这一点,是最近才深刻体会到转发互联网上其它人的文章并不能叫做分享。分享其实是一种对共享知识的认可,是把自己学习到的知识和总结的经验分享出来的行为。分享不是互联网才有,只是被互联网吸收和放大,因为互联网可以即时传播每个人产生的内容,也可以让每个人获得无穷无尽的知识。
协作:如果在互联网中独来独往,还是只凭借一个人的力量来打遍天下,即使真的有这种可能,但这也未免太低效了吧。在一个连现实都已经高度全球化协作的世界,在互联网中怎么可能不协作呢?其实协作真正的内容是需要承认每个人独特的价值,以及能够接受不同的思想。我们自小就知盲人摸象多么愚蠢,但却不理解这其实不是方法问题,而是需要见识与心胸来接纳每个不同的声音。
所以说,互联网原住民一定需要联网并且具有互联网的精神,互联网原住民不是随随便便能够叫的哟。
至此,提醒每个思考互联网的人,一定要记得互联网是无界的哟。因为互联网可触达的人群相对于实体世界来说是无界的,每个人随时都可以加入,也可以随时退出。对于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他的朋友圈是无界的,他的客户群也是无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