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尹建莉老师关于教育孩子的一本畅销书,前几年我就已经读过了。当时,她的一些做法、一些想法已经影响到我对女儿的教育。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思维上的一些冲击,让我慢慢去反思自己的教育,也慢慢去深悟教育的真谛。
我想,任何一位妈妈都想成为孩子最好的精神导师,而这一点恰恰是众多妈妈最盲目的点。妈妈的地位在孩子的心中是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的,也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角色。再听樊登老师对尹老师的访谈,可以说又经历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尹老师说,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排在首位的是信任。信任孩子,是好妈妈首要做到的。很多时候,我们总是站在高处去看待孩子,总认为小小的他们啥都做不了,啥都做不好,不如亲力亲为的去照顾、去替代。一则省心,再则省事。在孩子自己该学使用餐具的时候,非得给孩子喂饭,怕孩子弄脏衣服、弄乱餐桌。在孩子可以动手学系鞋带的时候,抢着给孩子系好,嫌孩子太慢太麻烦。在孩子明明可以自己背书包上学的时候,总是提前把书包背在自己肩上,担心孩子背不动,又怕孩子累着。在孩子需要锻炼自觉能力的时候,非得像盯犯人一样的眼巴巴得盯着,怕孩子一味贪玩。我想,在很多妈妈身上,这样的事例,简直数不胜数。其实,这些想法和做法都出于对孩子的不信任。由于不信任,所以不放手。因为不放手,所以受限制。因为受限制,所以更懒惰。当孩子再大些应该具备这些能力的时候,却畏首畏尾,不称人意,又会遭到大人的唠叨和呵责。是我们,是我们自己剥夺了孩子的体验权利,是我们自身的狭隘制约了孩子的正当发展。
好妈妈还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我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给孩子自由,孩子就会疯掉,就会失掉美好的未来。但古往今来,有所建树者,大都是有自由空间的人,也都是有自律的人,更都是能享受自由的人。而我们,总想控制、再控制,把孩子牢牢圈在我们有限的视线里、窄窄的视野里。殊不知,没有自由,就没有自律。当我们能充分信任孩子时,他们就会渐渐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不自律变为自律。而自律,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看不到,也想不到,终有一天,孩子会必然离开我们的视线。一旦离开,没有了监视,没有了督促,没有了逼迫,又会怎样呢?只有我们自己有了高站位、远视野,才可能会有孩子更好的未来。不论孩子是否愿意,就强制上各种补习班。不论孩子是否同意,就强迫报你拟定的专业。不论孩子是否乐意,就乐此不疲地选择你的选择。这样的妈妈不在少数。诚然,孩子的路上应该有妈妈的建议,但不应该有过分的干涉。自由,始终是妈妈们做得最差的功课。
好妈妈更要学会给孩子爱。爱孩子,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很多人,我们终其一生都没有学会爱孩子。让被爱人感受到爱,才是高质量的爱。而不是你想怎么爱,就怎么爱。不是有一句经典的话吗?世界上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你冷。见得最多的是,在最该陪伴孩子的时候,你选择了外出挣钱,说为了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实质是,母爱的缺位,让很多孩子有了心理的障碍,让亲子关系有了朦胧的隔膜。也许,短时间内没有彰显潜在的隐患,但在不久的某一天,定会暴露无疑,且永远没有弥补重来的机会。很多时候,在孩子最想扑腾翅膀尝试飞翔时,我们往往在翅膀上拴上重物,让其无法展翅。当有一天,看到孩子失去了飞向蓝天的本领,才懂得当年的那份爱有多么愚蠢。我们认为的好好的爱,大多数是站在自我的角度去爱,这样的爱有时却成为一种无形的伤害。爱的太沉重,会让孩子无法承受。爱的太啰嗦,会让孩子迅速离开。爱的太急切,会让孩子心生叛逆。会爱,也是我们一生的功课。
没有人天生会做妈妈,更没有人天生会做好妈妈。读书,或听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每个孩子都是一把锁,最需要妈妈这把钥匙,慢慢地打开他。
孩子在成长,也在不断出现问题。最好的妈妈也需要成长,更需要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愿每个妈妈都走在追寻好妈妈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