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之旅小结

         

                  月亮引起的思念

                璞玉教室  牛卓航

      月亮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古时候,月亮在他们眼里会是什么样的?为了探寻这个答案,于是我们踏上了月之旅,去探寻诗人笔下月亮的样子。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首诗大家不陌生吧,这是苏轼的《水调歌头》。在这首诗中,除了苏轼,还有一个伟大的灵魂也出现在这首诗中,我先不说,但看到“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句话你就知道是谁了吧?告诉你们吧,他就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的李白。此时的苏轼像李白一样豪放,把自己比作仙人。也正如此使本来思念弟弟写的诗,但在诗中却没有看到一点儿思绪的忧愁在,因为“此事古难全”这句话已经化解了他内心的忧愁,所以这首诗是写中秋的诗中最好的了。

    在古人眼中,月亮也是悲伤的代名词。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里,中秋佳节之际他由月亮想起了在战乱中失散的弟弟,虽然能写书信,但未停止战争,书信长不达,无法寻问弟弟们的安危,他的心情很悲伤,于是写出了“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不讲道理的诗句。其实在这首诗里杜甫不仅仅在思念他的弟弟们,还在为国家命运的安危而忧愁。

      如今我们已经行走完了月之旅课程,我会更加细致地观察月亮,理解诗人笔下月亮的同时更看懂诗人笔下不同的月亮。

                诗人眼中的月亮 

                璞玉教室  王炫默

      在现在,月亮只是一个灯泡,在夜空中用它那微小的光为我们带来一丝光亮。但是在古人眼中,月亮不仅是赏月时最亮的风景,更承载着他们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千百年来,无数的诗人借月亮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如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思念、对自己的安慰和对他人的祝福。又如张若虚对宇宙永恒、人生代代的生命追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

      月亮在古人心中还是美丽的。诗人戴叔伦在夜晚时抬头望向天上的那一轮明亮的皓月,心中有感,于是写下了“凉月如眉挂柳湾”这样的千古名句。而在我眼中,月亮也是十分美丽的,弯时,如眉的柳叶;圆时,如洁白的玉盘。是这轮明月为夜晚带来了一道美丽又悠长的风景。

      不同的诗人,对月亮的理解也不同。我们是应像李煜一样一直沉浸在悲伤之中,还是像苏轼一样对自己安慰,继续活在当下?答案显而易见,当然是后者了,在生活中我也有这样的经历。有一次我被冤枉了,满肚子的委屈没地方发泄,但最后我想通了,心中的不满也消失了。明白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他们也原谅了我。

      通过天上的这轮明月,我们仿佛可以和千年前的诗人们对话。也仿佛感受到了虽然时间流淌,而在我们的这一代人笔中,月亮又会被赋予什么,就要看我们那敏感的心了。但不管什么情感,这月亮是亘古不变的。

                诗人心中的月亮

                璞玉教室  刘芮语

      或许在我们眼中,月亮仅是点缀星空的配饰,而非一个睹物思人的情感媒介。因为现在科技发达,一通电话,一张车票就可以见到自己思念的人,但古人却因为距离问题不能见到自己思念的人,所以那轮高悬的明月,便成了贴心的信使,映出不同的内心。

      就像苏轼写的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苏轼是一个豪放的诗人,他在喝醉时望见了天上的月亮,就想起了自己的弟弟,但他并没有让自己一直活在伤感之中,而是豪放地找到了一个自我慰籍的方式,安慰自己,写出了人人传诵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千古名句。

      同样都是在写中秋节的月,却有着不一样的情感。王建笔下的月色却浸着别样的愁绪。“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将对家人的思念揉进月光里,道尽了离别时的感伤。

      如果换成我,我就会选择像苏轼一样以自我安慰的方式去面对与亲人的离别。可能是写一篇手信,将思念落于纸间。也可能是写一首古诗,把牵挂藏进文字。无论是用什么方法,我都不会像王维一样让自己处于悲伤的情景里。那如果是你又会怎么做呢?

      走完了关于月亮的课程后,那轮明月在我心中有了新的分量。如今,每当见到那美丽、圆满的月亮,仿佛总能看到思念的人悄然站在身边,与我共享这片光辉。

                        月亮

                璞玉教室  张博睿

      月亮是一个时大时小,时胖时瘦的东西。但它的变化是有顺序的。先是看不见再慢慢地变圆,十五那天月亮是最圆的,最后再慢慢变瘦,甚至看不见。可就算它有阴晴圆缺,在我看来,它不就是天上的路灯吗?

      可是在诗人看来,它却是表达情感的语言密码,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差别呢?因为他们在借助月亮诉说内心。

      在诗人眼里,月亮是美丽的。诗人张九龄笔下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让我看到了一轮明月,像是大海生产的,难道它不美丽吗?

      还有表达思念之情的,“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作者是杜甫,当时正是战争时代,分散于各地的兄弟,相互思念着对方。就算写了信,也无法送达,于是只能通过月亮写诗去表达自己的内心,让我们看到了此情此景下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悲伤的。也正是他的真情流露,写出了很多游子的内心。

      学完了描写月亮的诗后,我想诗人为什么要写月亮呢?我想在科技落后的时代,在诗人眼里,月亮是黑暗中的一束光,是情感的流动方式,是人们永恒的那一颗心,永远在心中回荡。而我学完月之旅课程后再看月亮觉得它不再是一个灯泡。记得有一次中秋节了,我们一家四口人在一起吃饭,有说有笑的。可是天慢慢黑了,月亮也升了起来,我想起了爷爷奶奶,没有了他们,吃饭都不香了,心情失落落的。但看着月亮,爷爷奶奶的样子从脑海中浮出来,想着想着突然就笑了起来。

      月亮虽然很平凡,几乎每天都会出现,但它却载满许多回忆、许多愿望、许多颗光明的心。

                  月亮的意义

                璞玉教室  罗旋赫

      如果你问我在古人眼里什么东西充满了意义?我觉得吧,肯定是月亮啦!

      月亮在古人的眼里不只是一种观赏物,更是对家人和朋友的思念。尤其是中秋节的那轮圆月,那天的月亮是独属于我们中国的。因为中秋节的月亮代表着团圆、美满,可是有些人却因为某种原因不可以回家看望亲人,更重要的是那时候的人不像现在,一张飞机票就直接搞定回家的问题。

      古代人最快的东西就是马车,所以有些诗人就用月亮以素材来写词或诗,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这首诗写出了杜甫对弟弟的思念和对家乡的怀念。

      在没有学这些诗歌的时候,我对月亮是无感的,可是自从学了月之旅后我对月亮的感情就变了。我的妈妈是医生,那一段时间她很忙也很久没有回来,我十分想念她,然后我就想起了月之旅课程。于是那天晚上就去赏月,也想借助月亮抒发我内心的情感,这时我才发现月亮可真美呀!仿佛在那美丽的月色中还看到了妈妈鼓励我的身影,我的内心也坚强了许多。

      所以感谢这次月之旅穿越,让我真正明白了月亮意义的同时,我还明白了文字、事物都是缓解情绪的一种方式,而不是一直闷在自己心中,一直不乐。

                    明月的思念

                  璞玉教室  孙嘉禾

      在以前,我认为月亮,只不过是一个星球罢了,可在月之旅课程后我对月亮的认知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轮明月是思念的代表,让无数古人为他作诗。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十五夜望月》中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写出了每位游子的心声。

      但有一首诗在无数咏月诗中大放光彩,他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这时的苏轼还位于人生巅峰,把酒问青天,乘风归去写出了同时期其他诗人没有的豪放,虽然处处有着李白的影子,却又不像李白那样狂妄,还写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圆。”月啊,你为什么要在我兄弟俩分别时圆呢?可是苏轼不像别的诗人那样悲痛,伤心起来,反而说到“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是啊,人不可能永远不分离,谁也不可能保证万事万物是十全十美的,我们一定要放平我们的心。

      月之旅课程结束了,但那份思念和情感未断。在这场月亮诗歌的穿越中,让我们不仅有了颗敏感的心,更是学到了心灵慰藉的方法。

                    月亮密码

                璞玉教室  杨雅昕

      在没有学过月之旅课程之前,我觉得月只是一个照耀黑夜的灯泡。学过这个课程后,我知道了月亮是古人在孤独时唯一的寄托。

      为了抒发这种感情,月亮被古人写了很多关于月亮的诗歌。其中最脱颖而出的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这首诗是诗人思念弟弟苏辙时写的,因为当时交通不发达,所以用诗来表达感情再合适不过了。而现在发达了,却很少有人能写出思念诗人的诗了,而是用一通电话解决。如果是我,不会把思念一退再退放在内心了,也不会像桑桑一样后悔为什么当初挺身而出的是杜小康,不是我而留下遗憾。如果真的思念了,就大胆说出来,去勇敢面对。

      除了《水调歌头》给我印象最深,还有《十五夜望月》的后两句“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也令我印象最深刻,因为人们都有分别的时候,也都会忍不住思念亲人。当望到了明亮的月亮,我们虽然看不到彼此,可是可以共享同一轮月亮。这句诗写出了所有人的心声,这也是这首诗流传到现在的原因。我想当我离开家乡,在望月时,也会不禁吟出这首诗。

      《月夜忆舍弟》是杜甫写的,这也是思念家乡的弟弟写的。本来想写信寄信的,可还在战争中,很长时间也没寄到。所以就选择了题诗的方法来缓解自己的思念之情。

      由此可知,古人早就把月亮当成了语言密码,有人认为是思念,有人认为是美丽,还有人认为是生命的追问。

      另外走完这个课程后,我才知道了每一天的月亮都是有变化的,可到月初月末时又完全看不见。可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呀!以后我也要抬头望月,欣赏这美好的东西,感悟诗人的密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晨诵主题 “月之旅”在“孤篇压倒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中结束。在这几周时间里,我们跟随着月圆月缺,体悟我们...
    彩虹花教室阅读 1,664评论 0 8
  • 我们走过的旅程…… (还记得那天学习《望月怀远》时,我问:“海上生明月”,月亮是慢慢从海上“升”起来...
    凡水伊人的凡阅读 2,839评论 0 1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水调歌头》绝对是所有月之旅诗歌中的“老大”,苏轼为月亮增添了这么一首...
    Euphoria_阅读 3,480评论 5 6
  • 【说明】10月17日晚,在白杨书院搞了一场诗词专题讲座:《明月,中国诗词的魂》。廊桥先生朗诵,银铃老师配乐,还有有...
    独孤行_苍茫阅读 4,629评论 0 0
  • 月亮是除了夜空中星星最引人注目的东西了。 在月之旅中我知道了很多诗人喜欢借月托情。 每当我站...
    人类灭绝阅读 1,3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