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的苏格拉底们为了构建秩序,将理性捧上神坛,抛弃感性,进一步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认识世界的逻辑分析方法,以此为根基,西方发展出了现代科学,科学的力量推动社会飞速发展。但物质及其丰富的现代社会,工业吞噬着环境,人们拥挤在水泥森林里像蝼蚁一样生活,吃着流行的食物,穿着流行的衣服,看着流行的电影,却感觉到焦虑空虚和肤浅。作者洞见到这个现代社会问题本质且深刻的原因,从一开始,采用二分法的方法论,科技和人性就是分离的,理性和情感就是对立的,现代社会如奥林匹克口号一般,让一切变得更高更快更强,却迷失了方向。在衣食无忧酒足饭饱之后,人们发现一具具没有灵魂和情感的躯体,不知所措。作者给出的药方是要重拾情感,让理性与感性融合,去发掘隐藏在事物中的良质(大概是一种真善美相关的东西),从而找到孩童般单纯的宁静的内心和对生活的热忱。
好书的意义在于启发,让你重新完善对世界的态度,我感受深的如下。
重新认识到感性的价值,作为搞技术工作的工科男,从性别和专业就决定了我的思维方式,理性压倒一切。过去,我的生活也迷失困扰过,但我从没有怀疑理性的思维方式,相反,我认为肯定是自己分析的还不够透彻。可是,回过头发现智慧的态度是,某些方面那就是听从内心的声音,就是顺其自然,就是要克制理性的逻辑的分析的观念。
一直以来,我也追求内心的宁静,渴望对事物的热忱,期待在工作上的专注投入,希望能充满进取心,可折腾几年,也就是量的积累没有质的飞跃。我想就是我缺乏对世界的良质的感受吧,我接受的教育已成功的把我培养为一个向着更高目标,向着成功去努力的人,我没了灵性,缺乏感受力。一切都太快了,来不及细细品尝和思考,来不及体验过程的新奇,来不及倾听内心的声音。我为社会树立的目标而努力着,都不清楚目标的意义,失去了内心的安宁。而现在我要做的就是慢下来,去体味生活和工作的美好,什么地方真正打动我,去认识自己,当发现了足够的良质,就会激发出热忱,就会真心地投入和关心,产生认同感,拥有进取心,获得内心的宁静,重拾灵性。
作者对早期的自己反思后说到:哲学思考不应停留在形而上学,要俯下身姿,要将哲学思考简单化,去指导日常的生活。我非常认同,知识不是橱窗的花瓶,他应是手中的刀,去割掉生活中的荆棘。我对书中大段的形而上学的讨论也不太感兴趣,我不追求单纯的智力愉悦,或者说我不追求那种太过复杂的东西,简单才是自然之道。过去有几年活得挺深沉复杂,也挺难受的,而那些真正融会贯通的人,却是过一种简单的生活,这是我的方向。
我认同作者说的人应该活得卓越,卓越代表优秀和全面,不仅仅是成为某个狭窄领域的专家,而是对世界有更广泛的认识,也具有更全面强大的能力。作者就是卓越的,奥德赛的英雄们是卓越的,狩猎时代的祖先们也是卓越的。卓越不是为了成功和超越他人,只是为了体验一个更美丰富的人生。人应该努力去融合,融合感性和理性,科技和人文,去学习各种的技能,抱着坦率和好奇的态度,去发现世界的良质。
祝愿我们都能找到内心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