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7 大同 星期五 晴(8℃/-7℃)
(简书日更214天/总日更900天)
作者不愧是大家,对于书中两人争吵的描写,可谓是入木三分,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些生气也有些好笑,一边为两人争吵的原因而感到不值,又为两人任性的吵架,以及快速的和好感到欢喜。
缘故是一年前爱她的自己早死了,爱她、怕苏文纨、给鲍小姐诱惑这许多自己,一个个全死了。有几个死掉的自己埋葬在记忆里,立碑志墓,偶一凭吊,像对唐晓芙的一番情感。有几个自己,仿佛是路毙的,不去收拾,让它们烂掉化掉,给鸟兽吃掉——不过始终消灭不了,譬如向爱尔兰人买文凭的自己。
时间真是一个可怕的东西,所有令我们记忆深刻,念念不忘的事情和感情,终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释然。在成长的阶段,我们会经历无数的事情,有悲伤难过,有开心快乐,有温馨瞬间,也有伤心离别,更多的还是多种复杂的情绪融合在一起,说不清道不明,在心中隐隐的疼着,就像刚刚结痂的伤口,痒得令人无法忽视,想要挠它,却又害怕触及之后,再次感受到疼痛,避之不及却又时常惦记。
但是无论多么难以忘怀的事情和伤痛,都会被时间抹除,就像一个熨斗,把心里一切的褶皱全部烫平。于是多年过后,在我们回忆起从前,恍然发现那些无数的伤痛,终究成为自己成长的标记和证明,所有一切当时纠结的事情,在如今看来也并没有什么值得计较的,所以理应多看书,把自己的心和思想放远看,也就能避免一些无用之物的困扰,人生也就会变得更加豁达。
他入世多年,明白在一切机关里,人总有人可替,坐位总有人来坐,怄气辞职只是辞职的人吃亏,被辞的职位漠然不痛不痒;人不肯坐椅子,苦了自己的腿,椅子空着不会肚子饿,椅子立着不会腿酸的。
这个世界并不以个人为中心,多或少并不会影响世界的正常运行,工作也是,不要把自己的存在看得太重,即使辞职不干,这个岗位上也会与有无数的人替代。感情中也是,没有自己,也会有其他人,过于高估自己的价值,就会被现实打击的遍体鳞伤。
六点钟是五个钟头以前,那时候鸿渐在回家的路上走,蓄心要待柔嘉好,劝她别再为昨天的事弄得夫妇不欢;那时候,柔嘉在家里等鸿渐回来吃晚饭,希望他会跟姑母和好,到她厂里做事。
生活并不是既定而成的剧本,我们的每一个选择,都是改变事情走向的关键。书中的鸿渐和柔嘉两夫妻,即使是凑巧的婚姻,但是在两人婚后,已经成为既定事实。
家庭之中,夫妻之间,在婚后就已经成为一个整体,家庭的和谐和发展需要两人一起努力,无论是做决定,还是平时的沟通,都需要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同时也要承担起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从自己独自一人的状态转变为他的妻子(她的老公),不能过度的自负,在对方给出合理建议之后,要尊重对方的选择,即使不赞同,也要给出相应的理由。
为了双方更好的发展,也应当有良好的沟通和讨论机制,很多的吵架都源于一些鸡毛蒜皮的误会,给对方一个话语空间把话说清楚,本是为对方好的初心,反而因为误会影响两人之间的感情,这是多么不应该的事情。
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故事到这里已然结束,以后的争吵也并不止这一次,以那时的社会环境,必然也不会直截了当的离婚,两人的鸡毛蒜皮还将继续,这次的争吵过些日子必然会结束,两人又会回到之前的状态,吵吵闹闹,分分合合,对于婚姻和夫妻的定位,谁都没有经验,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彩排的大戏,大家都在磕磕绊绊的行走中积攒经验,也在不断地争吵中学会忍让和共情,逐渐熟悉到能够体会对方的感受,最终携手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