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一缕阳光穿透——读《遥远的向日葵地》有感

侵图必删

这本李娟《遥远的向日葵地》两周了没有读完,愣是把二百五十七页的书,读成了沉浸式体验,仿佛人也起劲的跑到书里生活了。

周六休息的日子,不时窗外传来地铁开过隆隆声,阳光透过敞开窗户照射进来,湛蓝天空镶嵌的白云,如白色哈达飘逸柔和。

今天继续捧着书,把剩下的一百多页看完。再要拖延下去,真的会羡慕嫉妒作者,明明是清苦枯燥生活,却也能写的洒脱幸福,心生向往。

读完呢?我们少不了要说下,这本书作者李娟,曾在新疆阿泰勒牧场生活经历,是它完成这本书创作基础。

作者李娟1979年,出生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长时期碾转于四川和新疆两地生活,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并在报刊有开过专栏。

《遥远的向日葵地》是作者长篇非虚构散文力作,获得过第七届“鲁迅文学奖”,也是近两年发表的专栏文字结集。

作者善于用温柔细腻笔端,写了乌伦古河阿泰勒南麓广阔戈壁荒漠,妈妈承包开垦种植向日葵,家人在那里生活的真实写照。

书中妈妈的泼辣淳朴,家有外婆的高龄,家里养殖动物,写出生活朴素和辛苦劳作的生活细节。读来既有忍俊不禁轻快活泼生活气息,也有面对自然灾害人的渺小。

这本书,写的真好。字里行间写活了生活真实,通过动静一系列场面写活了细节。

空旷无际的荒野,人烟稀少,天地间只有种植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人们种植着希望种子,对抗着自然天旱,还要防备动物糟蹋啃食,已发芽的绿色幼苗。

描述了人在自然的渺小无助,也写出了人类百折不挠和自然抗争,辛勤劳作开垦荒地,守护着种植的农作物。

画面真实感受到横亘眼前,萧索枯寂广袤大地,寥寥的几户种植户与土地相融。

播撒的植被,像磁场具有无穷边力,吸引着种植人的心,过着游牧生活日作而息,日夜守护着那片土地。

作者李娟和家人,生活在空旷荒野,家里养的狗赛虎和丑丑、鸡、兔子、鸭子,构成天地之间一家人。

外婆在世时老而乐观,书中写道:“人年纪大的已经无法独自生活,牙齿掉了不能吃硬的,只能喝稀饭,胃口不好还只能吃热的。在草原开垦土地,老人跟着一起迁移受罪,有时搬家安顿下来,年轻人饿了啃几口干粮充饥,可老人只能饿着肚子等着收拾妥帖,炉火灶台架起煮的粥来充饥。”

以上让人看着心酸疼惜,年纪大的人面对生活,显得那么无助孤单软弱。

书中写了妈妈再婚,叔叔和妈妈一起种植开垦荒地任劳任怨,妈妈率真利落淳朴性格。

作者和母亲思想观念不同,并不影响母女情深,朴素自然的乐观生活状态。

作者书中,也透露着对人与自然、对未来自然生态破坏环境担忧。

看看李娟这本书,自然空旷带给她的灵动,出现在生活里,都成了可写的文字。

作者周围存在都可成为书写载体,她写的真实惟妙惟肖,有写家人、动物,石头、手机、水、环境、客人、手机、景色……等等一一出现,自成一节触发作者情感世界。

书中写水:“秋天来临的时候,我们的葵花地金光灿烂、无边喧嚣。无数次将我从梦中惊醒,却没有一次惊醒过他的故乡。

在作者世界,这些都赋予了生命。有着这样体验生活,戈壁荒漠也会充满乐趣,妈妈纵容狗丑丑,读到它“偷鞋子”忍不住笑出来。

眼前仿佛天地悠悠,看到种植盛开的葵花满地一片金灿灿葵花,叼走鞋子狗狗丑丑在田地里奔跑画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